風中蝴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節,穿到古代搞建設,風中蝴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的救命食物,然而,野生馬鈴薯的塊莖中含有大量的龍葵鹼,對人和動物都有毒,早期食用馬鈴薯的許多印第安人,也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印第安人走了數千年的歲月,經過漫長而艱辛的馴化,從食用到栽培,才培育出如今毒素少的馬鈴薯,在17世紀時,馬鈴薯傳播到了天朝。這個作物也是高產量的糧食作物,比紅薯年產量都高,因為它可以一年兩產。
紅薯和馬鈴薯都是根塊種植,而南瓜是種籽育苗。南瓜看名字就知道是泊來品,原產亞洲南部,它很早就傳入了中原,不少地方稱之為“飯瓜”。
至於超市硬塞的玉米就更牛了,它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和飼料來源,也是全世界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這玉米是1492年哥倫布在古巴發現玉米,1494年把玉米帶回西班牙後,逐漸傳至世界各地。到了明朝末年,玉米在我國的種植已達十餘省份。
這四種在前時空高產量的作物,以後將成為山谷主要糧食。這四種原產美洲的作物,提前一千多年來到了大秦帝國。兩千多年以後,這個藍色星球的知名學者專家對這四種農作物的原產地爭論不休,各有各的說法,各有各的推論,爭論到後來,誰也沒法證明自己的絕對正確,無奈之下,這四種農作物被標明,可能出產美洲或者亞洲。
☆、第 15 章
轉眼到了第三天,這天早上四點左右,整個別墅裡的人都已經起床,鄭鈺銘忙著做早飯和備乾糧,楚朝輝則收拾出一副籮筐,一個籮筐裡放滿狩獵到的野味,這是準備送給吳大家的禮物。另一個籮筐準備放霍氏兄妹和木頭。兩個大人不知道要離開別墅幾天,所以小孩和木頭不能丟在別墅,準備帶到南埠委託吳大的妻子幫忙照顧。
霍家兄妹到了別墅豐衣足食後,手腳上的凍瘡開始發癢,癢得兩個孩子晚上睡覺都睡不好,鄭鈺銘拿凍瘡藥膏幫他們抹過後,就不準兩個孩子多走動,防止結疤的凍瘡傷口開裂。楚朝暉用籮筐裝送給吳大的野味,就是方便把兩孩子和木頭一起挑著帶走。
冬末的清晨氣溫在零度以下,一路上的草地都結了白霜,霍氏姐弟一人手裡抱著個兩大蘋果坐在一塊石頭上,中間夾著木頭,把個籮筐擠得滿滿。霍家兄妹體重太輕,加起來只有野味筐的一半重量,只得在籮筐放塊石頭平衡扁擔兩頭重量。
從別墅到出谷外已經走出一條小路,現在從別墅走到縫隙出口的山坡下,只要一個半小時,剛從山坡下去,就在小路上看到了吳大的騾車,原來吳大一大早就駕著騾車來接他們了。
三人見面一陣寒暄,籮筐和人都上了車子,吳大看到兩個變得面目全新的光頭孩子,驚異得打量了半天,才轉過身駕駛著騾車往村子裡趕,一邊趕一邊心裡暗歎霍家兄妹是老鼠跳進糧倉,要使勁享福了。
南埠村的村人都已經開始在忙碌一天生計,碼頭上新停泊了兩條木船,木船老闆正指揮著苦力往岸上搬運貨物,這些貨物要運到達城去銷售。南埠村除了餘奎的酒坊和一個鐵匠鋪子,再沒有其他店鋪,人們的日常需要都是跟走南闖北的貨郎交易,這些貨郎也不是天天來南埠,而是一個月來個一兩次,每次到來,貨但旁邊都會圍滿交易的村民,今天的南埠碼頭,就有兩個貨郎已經到達。木船忙碌的下貨,貨郎周圍嘈雜的交易聲,將南埠碼頭點綴得生機勃勃。
吳大把騾車直接駛進了院子,一進院子,吳大的妻子和吳灃已經站在院裡迎接。楚朝輝和鄭鈺銘下車和吳大妻子見過禮後,就把一筐野味奉上,又從霍家兄妹手上拿了兩個蘋果遞給吳灃,剩下的兩個蘋果留給了霍家兄妹。這四個蘋果是別墅最後的水果存貨。吳灃接過蘋果滿臉欣喜,這蘋果又香又甜,水分充足,味道之好是他從未嘗到過。前三天給他的蘋果,早已被他連皮帶核吃進了肚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