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蝴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節,穿到古代搞建設,風中蝴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重建的新居沒有建在原處,只在村子邊緣重劃地皮建造。為了在秋收前把房子造好,南埠的磚窯和山谷的磚窯日夜開工燒磚瓦,木廠暫停造船製作橫樑和木橫,知事府邸裝修也暫停,所有木瓦匠都去先造民居。鄭鈺銘開了高價,把後坡和前莊的村民都吸引來南埠做小工。陳蒙和郭氏族長聞訊也送來關懷,送來會建房的奴隸幫助南埠蓋房。就這樣起早摸黑,終於讓房屋被燒燬的村民,趕在收割之前搬進了新居。

別墅廚房的粳稻品種只能作單季晚稻種植,農曆五月份栽苗,寒露之後,霜降之前收割,田地裡同時收割的作物還有大豆。

當南埠和山谷中的稻田一片金黃時,除了紡織廠的女工沒有停工,南埠和山谷中的所有廠和作坊都停了工,所有的能幹活的都下地搶收作物,連學字的小孩都沒有放過,年齡太小割不動稻子的就挽著籃子,在收割完的稻田撿遺留下的稻穗,務必要做到顆粒歸倉。

這個時空沒有機器收割脫粒,一切都要靠人工完成,好在後世的便捷農具都被鄭鈺銘想法制作出來,村人和奴隸有了輔助工具,收割糧食速度效率大大提高,半個月後,田地裡都被搶收一空。

因為耕種農作物灌溉加強,管理技術提高,南埠的冬小麥產量就比往年高了三成,大豆也多収了兩成,粳稻畝產沒有後世的千斤以上,但普遍達到了六到七百多斤,有些耕種精細,土質特別肥沃的達到了8、9百斤。沉甸甸的稻穀,讓南埠的村人和山谷的奴隸笑逐顏開,這樣的高產量是前所未聞,特別當稻穀經過石臼脫皮成米,讓他們吃上香噴噴的白米飯後,村人和奴隸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南埠村田地的作物只有粳稻和大豆,山谷中除了大豆,還有七八畝的紅薯,一畝地的玉米,兩畝多地的土豆,土豆可以一年兩種,寒露後收穫的土豆已經是第二次種植。只有兩個南瓜的種籽,經過精心照顧後,收穫了一百多個南瓜。到明年,除了粳稻、紅薯,玉米、土豆和南瓜將可以在南埠和山谷大面積推廣種植。

田地裡作物收割完畢,留在土地裡的根茬要收回來,因為那裡面潛藏著許多越冬蟲卵和病菌。田地根茬收拾乾淨,,用牛拉犁把地翻了一遍,將田地修整好,小麥種和油菜籽被灑到泥土裡。

南埠和山谷明年上半年的主要作物是小麥和油菜。

這個時空的人們還不知道提煉素油,吃食的都是動物油。油菜和大豆、向日葵、花生,這世界四大油料作物,在當地只有大豆,油菜只有原始型別一白菜籽和芥菜籽。油菜的原始型別菜籽,沒有後世的油菜出油率高,別墅的菜地上有幾棵後世油菜,收穫的菜籽種太少,就是明年再種植一季,到後年也不能推廣種植。為了吃上植物油,鄭鈺銘在白菜籽和芥菜籽收穫時,大量收購菜籽先行種植,等到油菜籽種籽足夠再去替換。

秋收過後,村民們必須向主家交賦稅,鄭鈺銘和楚朝輝這次沒有大方,連著春季賦稅都收了回來。因為稻穀的畝產實在太高,村民們在繳納完三分之一的糧食後,家中谷倉糧食依然前所未有的增加。村民繳納的糧食通通被運回山谷,山谷中還沒來得及專門修建糧倉,糧食都暫時存放在兵營的倉庫中,等到冬季修建好專門穀倉,這些糧食再搬移過去。為了防老鼠,穀倉一口氣養了十幾只捕鼠的花貓,專門派了個年紀較大的奴隸照顧飼養。

霜降過後,南埠村民度過緊張的農忙,終於可以停歇喘口氣。村民們泡了大豆磨了豆腐,椿了稻穀,吃著山上的柿子和野慄,人們好好享受了一下勞動成果。

冬季田地裡農活不多,但南埠村子中的活很多。村中路兩旁要建商鋪,村中的祠堂要改建,改建後除了過年過節祭祀用,其他時候將成為學堂。

為了提高南埠村人的學習興致,除了六歲以上孩童被強制要求進學,其他村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古穿今打臉天后

故箏

解約後,我倒欠金主三千萬

薑糖冰紅茶

綜漫之最強海賊娜美

二哈別拆家

將瓷就瓷

風中蝴蝶

婚後心動

糖果耳環

李世民的兇猛王妃

三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