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蝴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節,穿到古代搞建設,風中蝴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吳國瞭解很深的趙軒,看到前方裝備一色的人馬,不用思考,就知道是那是吳兵。
這個時候能出現在這裡的吳國士兵,只會是鄭鈺銘率領的使團護衛兵。
拼殺三個多小時,趙國一千七百多人只剩下一百多人突圍到峽谷口,突出峽谷後,趙軒身邊僅剩武銑和十幾名渾身是傷的親衛。
十幾人的背後有著上千燕兵追趕,到了岔路口,趙軒果斷選擇吳國使團前行的方向,趙軒指望吳國一千多精兵助他脫險。
一路狂奔,每個人都逃得精疲力盡,眼看前方就是友軍,面臨上千人追趕的倖免者,怎麼會不歡喜,怎麼會不興奮。
“糟了!”黃鐘焦急,趙軒和手下這麼一喊,追在身後的燕兵哪裡還會不知道他們是誰。
“趙軒,你是命不該絕嗎?”鄭鈺銘長舒了口氣,感覺自己獲得解脫一樣。“龍虎兵聽令!全力營救趙王,射殺追兵!”
龍虎兵訓練有素,沒有因為鄭鈺銘的作戰目標改變發生混亂,龍騎兵的弓箭轉而瞄向了趙軒身後的燕兵。
鄭鈺銘之所以下達這樣的命令,是因為無法將追趕的燕兵全部消滅。如果吳國在此處劫殺趙軒,百分之九十會被燕王到處宣揚。趙軒還沒有公開廢除趙王后,趙王后還是趙軒的嫡妻。趙軒一死,在場的吳國和燕國各執一詞,世人只會相信姻親。
無法在這裡置趙軒死地,更不能讓趙軒逃脫,鄭鈺銘索性決定營救趙軒,將趙軒軟禁起來帶回吳國。
趙軒等人和追兵之間只有不到三百米距離,龍虎兵自隊伍中間讓開一條縫隙,給趙軒等人透過。等趙軒十幾個人經過後,縫隙閉合。
第一批龍虎軍張弓齊射,射完看也不看,退到到隊伍後側,抽出腰刀準備戰鬥。第二批龍虎軍依然如此,射完後退抽刀。第三批龍虎軍引弓射箭時,燕兵已經接近不到百米。
兩次齊射,將追在最前列的燕兵射倒一大片,燕兵的傷亡讓燕軍騎速為之一滯,還沒等燕兵調整隊形,龍兵兵的第三次齊射已至。
三發箭射完畢,第三批射箭的龍虎軍沒有後退,而是將弓箭收起,拔出大刀衝向已經混亂的燕兵。
趙軒跑到龍虎兵後方轉回身,正是龍虎兵第一發齊射完畢撤退。趙軒驚訝地看到三百多人騎馬在隊伍中穿插後退,竟然沒有碰撞。不但第一批如此,第二批也是如此。整個龍虎軍中只有拉弦和傳令官的口號聲,一千人每個人的臉上沒有無措,只有按部就班的機械行為。
如果一個人如此,你不會覺得有多異樣,當幾百人舉動一致,便很震撼了。趙軒自認練軍有素,可是面對吳軍的機械化舉動,趙軒自問自己絕對訓練不出來。其實吳國士兵行動整齊有序,全賴平時的佇列操列。
吳國龍虎兵的手拉射箭距離最遠三百米,超出三百米,箭枝無力。騎敵距離近過五六十米,轉眼就快到跟前,弓箭來不及射箭,得用近身武器相博。龍虎軍三箭發完,舉刀跟燕兵衝撞到了一起,骨頭折斷聲,吶喊聲,廝殺聲,慘叫聲不絕於耳。
鄭鈺銘在龍虎兵三次齊射後,拔出手槍射擊,將槍匣中的子彈射光,撂倒五個燕兵,便自覺退到大牛身後。大牛揮舞著雙斧,將一切近身的燕兵全部砍翻馬下。
大牛跟隨鄭鈺銘四年多,這次終於讓眾人感受到大牛武力值的恐怖,大牛的蠻力優勢在此戰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無人能承受大牛一斧。
大牛剛開始還顧著鄭鈺銘,到最後殺得興起,專往燕兵多的地方砍殺,燕兵被大牛的勇猛嚇得驚慌而逃,以至於大牛出現在哪個方向,那個方向就出現空蕩。
燕國是畜牧國家,士兵飲食以肉類為主,身材基本都170米以上。龍虎兵的身高沒有燕兵高大。不過燕兵剛剛經過一場大戰,追趕趙軒一個多小時又喪失許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