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蝴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節,穿到古代搞建設,風中蝴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計。”楚朝輝還是不放心,有些宵小也得當心:“我吩咐了大牛,以後每天晚上,大牛和木頭都得睡你旁邊。”
鄭鈺銘瞧了瞧楚朝輝臉色,明智地沒有選擇反對,楚朝輝對趙軒跟他同行去朝拜有很大意見。有大牛和木頭如影隨形,趙軒跟他沒有單獨相處機會。
“你出使期間,我會一直呆在咽喉口城池。”
咽喉口城池有四萬駐軍,楚朝輝坐鎮這裡,也是威懾趙軒,以防趙國做出傷害鄭鈺銘的舉動,雖然目前趙吳兩國關係,趙軒會傷害鄭鈺銘機率發生時相當相當小。
楚朝輝一邊說,按槍手一邊換了方向,熟練地移到了鄭鈺銘兩腿之間。
“我腰還酸著!!!”鄭鈺銘抗議。
“我們要分開一個多月!!”楚朝輝聲音一如前天晚上般哀怨。
“做太多對身體不好!”鄭鈺銘提醒。
“誰說的?生命在於運動!!”楚朝輝喘著粗氣反駁。
“這麼做要是精人亡”
“那我先亡好了!”楚朝輝很勇敢,不怕犧牲。
“……”鄭鈺銘聲音消失。
第二天清晨,使團人等衛青府邸好久,才見鄭鈺銘的四輪馬車從府中直接駛出,一向血氣充足的楚朝輝,臉色竟然有點發白。不過大將軍到底是大將軍,激戰一夜騎馬上依然穩穩,一直將使團隊伍送到咽喉口關卡,眼看著使團進入趙國不見馬匹揚起塵土,大將軍才蔫蔫策馬回頭。
趙國跟咽喉口相鄰地方本來都是衛國土地,兩處百姓對方都有親戚。因為關係密切,百姓間往來也就頻繁。吳國咽喉口城池推廣種植玉米、南瓜、土豆和番薯,不到兩年時間,就被來咽喉口走親戚的趙國百姓攜帶回去,在自家農田種植。
使團過了邊境,趙國官道兩邊的農作物種植跟咽喉口農民相差無幾。兩邊農民因為田地收穫較多,生活都很不錯。不過這些人還是羨慕吳國咽喉口的百姓,因為那邊百姓上繳賦稅少,福利多,農閒還可以去工廠作坊打工賺取工資。
過了原來衛國的土地,吳國特有農作物開始減少,倒是大片棉麻作物開始出現,成片棉麻作物都是趙國貴族擁有。趙國棉麻作物全部供應吳國紡織工廠和作坊,種植此等經濟作物,比種植糧食收入要高一倍。
趙國官道路況沒有吳國那樣寬闊平坦,從咽喉口到趙王都官道,是趙國繁忙的一條道路,原本路面崎嶇。今年開春後,趙軒下令徵調官道兩側百姓都去修路,就為了鄭鈺銘訪問趙國坐車舒服點。
如今這條道路剛剛修平整了,鄭鈺銘四輪馬車有樹脂做成輪胎,車廂底部還加置了銅製彈簧,減震許多,行走在官道上不算太顛簸。
鄭鈺銘在馬車上躺了半天,恢復了力氣,也就有閒心關心道路兩旁的情況。公孫盤和吳牧都擠到了鄭鈺銘馬車上,三人一邊盯著窗外景象,一邊發表議論。
這次出行,開心的是德牧大狼狗木頭,木頭出了康城就變得很撒野,從不肯坐到馬車裡,只是跟著隊伍奔跑。有時還多管閒事跑到田地中驅趕飛鳥。老是驚得大群大群鳥兒飛撲天空。好護衛和龍虎兵坐騎都是訓練有數的戰馬,沒有因為木頭騷擾發生驚乍。
“趙國國土比吳國好啊!都是平原!”鄭鈺銘看著道路兩旁一望無際良田羨慕,吳國國內只有三分之一是平原,其他都是丘陵和山脈,光是蔚山和祁門山兩大山脈,就佔了吳國國土三分之一。
“六大強國中,趙國良田多。”公孫盤也點頭贊同。
“咦!趙人修的水車,哈哈!修的水車都是公孫水車。”吳牧指著窗外嚷嚷,趙國水車是按照鄭鈺銘送的圖紙修建。
公孫盤將頭傾到車窗外看清後,縮回頭對鄭鈺銘發出疑問:“公子仁善,不知趙國強盛後,對吳會不會是威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