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蝴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6節,穿到古代搞建設,風中蝴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夫見大勢已去,趕在吳兵兵臨王都前,獨自騎馬跑到驪山,找了一棵香樟樹上吊自盡。右大夫的恢復封邑之夢,僅做了兩個月就破碎了。
伯耀領著三萬兵馬攻回都城,趙國王都已經被吳兵佔據,站在王都城樓上的是伯耀的老熟人衛青。
衛青這次沒有諷刺伯耀,反而笑嘻嘻地命人開啟城門,親自出來迎接伯耀。迎接伯耀的同時,遞上了趙軒的一封親筆書信,信上要求伯耀交出帥印,單身到康城去見趙軒。
趙軒在康城養傷期間,發覺吳國提出對趙用兵的口號是為他討回公道,可是自己行動卻處處受到限制。當楚朝輝來要求他給伯耀寫信放權時,趙軒徹底明白自己成了吳國吞併趙國的工具。
如果趙軒是自己一人,定不會聽從楚朝輝要求,可是妾和幼子、心腹的家人都在吳國,都是人質,趙軒顧忌之下,不得不按楚朝輝要求給伯耀親筆去信。
趙軒寫完信,心裡還存著一點希望,希望伯耀不要對自己太聽話,太忠心,能儲存下三萬兵馬,退回南部堅守,為自己恢復社稷留點籌碼。
見到孤身一人求見的伯耀,趙軒大失所望,他的復國夢想沒有了最後依仗。
“伯耀愧對主公,伯耀罪該萬死!”伯耀一見趙軒,倒頭就拜,抱住伯耀的大腿痛哭。
“唉!罪不在汝,這都是天意!”趙軒長嘆一聲。
“伯耀來見主公之前,楚大將軍曾對微臣透露,以後攻打燕國,由微臣領軍!”伯耀顯得很激動。要說伯耀最恨誰?非燕王莫屬。楚朝輝許諾以後讓伯耀去燕國報仇,伯耀當然高興。
趙軒沉默,這楚朝輝不將一個人的能力榨得乾乾淨淨是不會罷休。
吳國對趙用兵時,吳國兩大報紙連篇報道,揭露燕王卑鄙,稱頌吳國出兵的正義。許國的國主和貴族是趙軒被燕王謀害的有力證人。兩大報紙都派人採訪了許王,刊登了許王的口述。
燕國陰謀奪取趙家社稷,吳國勇為趙軒出兵恢復國土兩事,在大秦傳得沸沸揚揚。當時的人們都相信吳國是見義勇為,是又一次的無償幫助。
等燕王被吳兵趕走,吳國報紙發表了趙軒申明,申明稱趙軒傷勢太重,將在吳國休養到康復,現階段,趙國之主不會回國。
對於報紙上的報道,大秦人深信不疑。八月中旬,齊魯兩國君王差不多時間向吳國求救,希望吳國出兵幫助他們國家平亂。
本來就準備對齊魯動手的楚朝輝大喜,原來是想製造齊魯兩國難民騷擾趙國和吳國邊境的藉口,對齊魯用兵。如今有這兩國國君主動求援,真是太好不過的發兵理由。
一下子對三個國家用兵,吳國全國就像陀螺一樣轉動,工人取消休假,退伍計程車兵被重新徵召。商人們忙著運貨。
為了籌集到足夠的戰爭運轉資金,鄭鈺銘再一次發行債券,這次債券數額鉅額。
蔚山地區百姓嚐到過買債券的甜頭,這地區的百姓也是最富,債券一發行,蔚山各界就踴躍購買。總數500萬金元的債券,在蔚山就消化掉了三分之一。
因為吳國信譽不錯,楚國、陳國等諸侯國貴族商人也購買了好多,負責發行的錢莊後來統計了一下,吳國債券有100萬是境外人士購買的。
雖然齊魯兩國君王是主動求救,楚朝輝卻不準備真去援救他們。這兩國國君沒有趙軒的價值,吳國不需要他們活著。
八月中旬接到齊魯求救信,等在邊境的吳兵一直等到九月才行動。這時,齊魯兩國國內大部分地區都已被起義難民控制,起義難民控制的地區,貴族們基本被斬殺乾淨。吳軍丟擲了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口號,勸導難民們放下武器投誠。
吳國派在齊魯兩國的密探大都已是義軍頭目,有他們配合在義軍中做思想工作,本為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