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蝴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節,穿到古代搞建設,風中蝴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試探除了引起公孫盤的好奇和側目,沒有試探出公孫盤有一絲二十一世紀穿越人的蛛絲馬跡。
“總理事,這是開辦義務小學舍的預算。”公孫盤將一張寫滿碳字的白紙遞上,他想早點將王都康城中的小學開辦起來。
鄭鈺銘接過白紙,滿臉愁苦。“小學財政預算得到下半年才可以撥下。”
吳國財政錢帛非常緊張,全國的財政,除了工商上有稅收收入,其他地方目前都需要補貼出去,楚朝輝的軍隊消費也是個巨無霸,如果不是有早先從王宮內庫偷運出的珠寶玉器,由吳牧到周圍諸侯國兌換成金,轉回到鄭鈺銘手上開支,吳國財政早就破產了。
“要到下半年啊。”公孫盤有點失望。
“先生請放心,到了下半年,財政會越來越寬鬆,小學可以規模開得大一點。”鄭鈺銘安慰公孫盤。
“哈哈,好好!那到明年是不是可以多開幾所?”
公孫盤眼睛一亮。
鄭鈺銘請公孫盤下山,是想讓公孫盤為吳國育才,公孫盤在鄭鈺銘的心目中,是一個科學技術人才,既有科學理論知識,又有實踐動手能力,這樣的導師教育出的子弟才是吳國的棟樑。
“只要師資夠得上,小學會開遍吳國全境。”鄭鈺銘肯定地點了下頭。
鄭鈺銘的肯定,反而讓公孫盤將信將疑,開辦義務小學的費用不是一點半點,據公孫盤所知,吳國的財政收入先階段主要來自工商方面,農業方面全國減了賦稅,從原來的每畝百分之三十減少到百分之十,減賦稅的同時,還在各地大修水利,這筆投資數目鉅額。又為了推廣高產糧食作物,糧種都是賒欠給農民種植,等到農民收穫以後再歸還糧種數目,這一項措施,又需要填進去許多資金。
公孫盤在王都時間越長,對吳國財政開支越瞭解,越為財政收入擔心,他怕吸引他的全民義務教育計劃只是空中樓閣,可望不可及。
鄭鈺銘之所以到了下半年有底氣,是因為東海之濱改造好的鹽場,從五月份開始,已經有收穫了,如今的鹽產量高於原來的幾十倍。
因為以後鹽場的產量還會繼續翻倍,鹽場賣給商人的批發價比原來低了三分之一,風聞訊息的商人已經從四面八方趕去鹽場,鄭鈺銘相信,吳國東海之濱的鹽會因為給予商人利潤空間加大,被逐利的商人銷遍大秦,大秦的錢幣也因此源源不斷流向吳國的腰包。
八月份,吳國在王都康城、蔚山達城、南埠開辦了三所小學,學生學雜費全免,中午還免費供應一頓午餐。這三所學校是先行試點,到明年,吳國的各郡縣都將陸續開辦。
這時的大秦儒家思想還沒有盛行,交際禮俗上男女大防還沒有成為俗規,鄭鈺銘有意讓女童也一樣有資格進入學校享受教育,因此特意規定面向全民幼童招生。可惜三所學校招生情況讓鄭鈺銘很失望,除了南埠有幾位女童進學,康城和達城的小學都沒有女童到學校報名。
八月份不但小學在熱熱鬧鬧招生,王都康城的北學院門口也聚集了一大批學子,他們大部分來吳國各地,小部分來自周圍諸侯國。他們是來報名參加入學考試,考試透過的人,才有資格進北學院進修。
“請各位拿好手中號碼,不要喧譁,進到房舍對號入座。”一位中年人帶著幾名護衛站在學院大門處,維持著學子進場秩序。
“先生,學生來晚了,沒有報上名,可不可以先進去考試?”一位風塵僕僕的十六、七年輕人喘著氣跑到中年人面前請求。
“你剛到康城?”中年人聽出年輕人口音是外地的。
“是的,學生楊賀,是魯國人,自得到康城開辦學院的訊息,就從家中出發,可惜日夜趕路,還是稍晚一步。”楊賀穿著的青衣已經洗得發白,背上揹著一個大揹包,腳上的鞋磨得露出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