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蝴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節,穿到古代搞建設,風中蝴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將屍體藏在帳篷之中。他們弟兄倆帶去的瘦弱奴隸,早已經餓死。同在一個帳篷的虎賁已經死得差不多了,活下來的也早已精疲力盡,誰都沒有注意身邊躺著一具死屍。
唐王簽訂了賠償協定後,帶著還能走動的虎賁離開。中年男子本可以隨唐王一起回國,卻因為放不下兄長遺骸,留在了軍營。
令他沒想到的是,吳軍對敗軍俘虜異常善待,好吃好喝後,還發放點口糧讓他們自行回家,已經劃歸吳國的唐國之人,還可以跟隨駐軍一起行走,幫著駐軍運送物資還會發給報酬。
中年男子所在的村子不在唐王賠償協議之內,中年男子領了口糧,將兄長屍體負在背上,拄著樹枝柺杖,往家鄉方向步行,走走停停,直走了將近一個月才走回。幸好是嚴冬季節,溫度很低,中年男子的兄長屍體沒有腐爛,家中的親人才得以見到遺容。
中年男子回家之前,村人已經知道唐軍戰敗的訊息,參戰壯丁沒有回來的人家,家眷整天憂心忡忡。中年男子的妻子和他的大嫂已經抱頭痛哭無數次,中年男子的回家,讓這個家族,有了一喜一悲。
悲的是中年男子的大嫂,喜的是中年男子的妻子。不過中年男子的妻子歡喜後,又陷入了生存危機。唐國去年大旱,秋收減產,中年男子的妻子本指望丈夫跟隨唐王出征能得到賞賜度過家中難關,現在看來,這希望不但破滅,還讓自己的丈夫賠上了身體健康。
“吾父就是死在那姓楚的陰毒小人之手!”少年的牙齒將嘴唇咬出了鮮血。
“唉!戰場之上,沒有仁慈。”中年男子嘆了口氣,他本來想說自己兄長的性命和自己的健康都是毀在唐王之手,不過看到他書生氣十足的侄兒,還是閉了嘴巴。他的侄兒在唐國都城大都師從一位名士,那位名士推崇君王至上,他要在侄兒面前議論了唐王錯處,年輕氣盛的侄兒要在名士面前洩漏,那可就糟了,背後議論君王失德可是大罪,君王不知,可能沒人會追究,要是惹怒,滅九族都有可能。
“侄兒,你還是好好跟先生學好課業,以後也能像先生那樣,成為聞名百里的名士。”中年男子已經熄滅了透過軍功光耀家族的願望。
“阿叔!侄兒明白!”少年低頭,心底卻對著父親的墳墓暗自發誓。
中年男子看看了身材單薄的侄子,再看看四周滿目的荒涼,心中灰暗一片,只覺前方沒有一絲明亮。
除夕傍晚,周成帶領手下到營帳外巡視,他的腳下是原來唐國的國土,如今已經歸於了吳國,當唐國邊境的百姓知道自己以後是吳人後,不悲反喜,竟然齊聲歡呼。
周成今天帶著手下去了一處邊境線巡查,他要看看邊境線的界碑有沒有再發生變化。唐國和吳國的邊境線很模糊,只是大致確定一下方位。在要道口,或者顯眼處立一界碑,以示區分。
周成騎馬到了要巡視處,發現昨天的界碑又向北移動了三十幾米。這種界碑會自己往北移動的現象已經有十天左右,剛開始周成還以為自己眼花看錯,但當他在界碑旁尋了一個有點醒目的植物作參照後,才發覺自己沒有眼花,界碑確實是每天夜裡自己往北移動了。
周成看到界碑位置發生改變,並沒有下馬查探,而是拿出望遠鏡向北方觀察,北方兩裡多的地方,有一座四、五戶人家居住的小村莊。
周成看清小村莊的地形後,不由抿嘴一笑,界碑處有幾道腳印直往小村莊方向,看來界碑是給小村莊的村民移動的,小村莊的村民希望透過改變界碑位置,讓自己成為吳國之人。
周成視線越過小村莊,向更北的地方望去,唐國之北,就是魯國,那裡曾是周成的家鄉。小村莊村人偷偷摸摸的舉動,讓周成心中升起感慨,如果可以讓他來移動界碑,周成希望將界碑移到故鄉的背後。
第124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