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蝴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節,穿到古代搞建設,風中蝴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便宜,一要歸功於東海之濱鹽廠改變製鹽方式,另外也是氣候幫忙。這幾年,東海之濱一直少雨多晴天,日照足夠,縮短了成鹽時間,東海之濱的鹽產量持續增加,導致置鹽倉庫中堆積不下。為了將鹽都賣出去,鹽廠只能不斷降價刺激消費。

吳國鹽產豐收,吳國百姓也獲利,原來捨不得買的鹽已經是平常價,有些百姓甚至開始用鹽醃製吃不掉的肉類。

趙軒對吳國的東海之濱鹽廠很好奇,他已經派了好幾撥人到東海之濱查探,只是東海之濱鹽廠周圍戒備深嚴,鹽廠外有高牆阻隔,商人取貨都在鹽廠之外的倉庫。在東海之濱鹽廠工作的工人一家大小都居住在鹽廠之內不與外界接觸,趙軒派去的探子無法從鹽工那刺探到資訊,反而因為總是在鹽廠周圍徘徊招致抓捕,折損幾批探子後,趙軒只得罷手。

趙軒在邊境看到自家關卡收稅收得繁忙的那點高興勁,等他進入咽喉口城池後煙消雲散。

趙軒三年多前曾領兵駐紮在這個小城池,那時的咽喉口城池不算破落,也不算繁華,城牆也不十分高大,如果不是衛青利用天寒地凍,用熱水澆城牆,將不高大的城牆變成冰牆,使趙軍無法在冰牆上搭天梯攻城,咽喉口城池早被趙軒拿下。

僅僅三年,趙軒看到的咽喉口城池已不再是以前那座小城池。城池面積擴大了三分之一,城牆全部改建,建得高大寬厚,而且城池之外,還有兩個衛星城堡拱衛,衛星城堡裡全部是吳國駐軍,人數有八千之多,其中騎兵過半。

趙軒陰沉著臉帶著手下進了咽喉口城內,城內好似是個大工地,到處在挖溝建房,即使天氣炎熱,也擋不住咽喉口城池周圍百里年輕勞動力打工賺錢的熱情,人們揮汗如雨在工作著。

看到辛苦勞作的人們,趙軒已經不再納悶周圍沒有拿著鞭子監督的監工,因為他知道這些勞作的人是自願。這些人不是服勞役,不像原來諸侯國的役民那樣,除了白出力氣還要自備乾糧為貴族們幹活,他們如今到工地上幹活都有報酬。趙軒這幾年的文匯報不是白看,嗯,四月份又多了達城的南方報。

達城南方報紙出來後,趙軒曾考慮自己也辦份報紙,可惜趙國沒有印刷技術,紙張需要從吳進口,價格也昂貴,一份報不要說賣半吳幣,即使賣兩個吳幣,趙軒也無法收回成本。技術和成本的高昂,使趙軒只能將這個計劃停留在想像上。

趙軒一行在大工地似的咽喉口城池沒有久呆,穿過城市去了瞿城。趙軒沒有光顧過瞿城,不知道三年多前的瞿城是什麼樣子,只看到眼前的城市比趙國城市繁華,人口密集,商販也很多。趙軒的舍人武銑出使過兩次吳國,到過瞿城,他告訴趙軒,瞿城比原來北侯統治時,至少要繁華了兩倍。

瞿城呆了一天,趙軒一行又上了路,趙軒計劃到吳國王都康城看看,然後再去蔚山,看完蔚山再返回趙國。

瞿城通往康城的大道剛剛竣工,馬車行駛在平坦的道路上,可以使遊人出行變得不太痛苦,不過對於趙軒來說,吳國交通越是便利,他越是煩悶。交通便利可以讓吳國的軍事排程迅速,這對本來想侵吞吳國版圖的趙軒可不是什麼好訊息。

剛出瞿城,趙軒的車隊遇到了一支吳國騎兵,被開道的前行軍攔到了大道邊讓路。這支騎兵有三千數,旌旗飄揚,騎手士氣旺盛,行軍秩然有序,僅片刻工夫,大隊人馬就從趙軒面前透過。趙軒注意到騎兵主將身材魁梧高大,臉部因有頭盔遮擋看不太清,不過這主將的氣勢已經讓趙軒讚歎。等騎兵遠去,趙軒才從驛站旁的百姓口中得知,剛才的領軍將領不是別人,正是吳國大將軍楚朝輝。

趙軒一路走來,眼見吳國兵強馬壯,百姓安康,心知原來對吳政策得加以改變。吳國已經不是趙國想兼併的國家,而是趙國得防備和提防的強鄰,想到有這樣的強鄰在側,趙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古穿今打臉天后

故箏

解約後,我倒欠金主三千萬

薑糖冰紅茶

綜漫之最強海賊娜美

二哈別拆家

將瓷就瓷

風中蝴蝶

婚後心動

糖果耳環

李世民的兇猛王妃

三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