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蝴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0節,穿到古代搞建設,風中蝴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城向曾遊表示祝賀,又派霍思華作代表帶了賀禮回南埠參加餘奎和拓箐的婚禮。
五月份,吳國全國大郡縣同時進行了一場考試,這場考試類似後世的高考,是為南北兩所學院選拔考生而設的考試,這場考試不同於三年一次的提拔考試,沒有年齡限制,只要考試成績達到南、北兩所學院錄取分數線,學院就會錄取。提拔考試對考生有年齡限制,考生必須年滿十六週歲。
南北學院沒有女學子進修,鄭鈺銘想解決這一問題。五月份的考試,鄭鈺銘向各郡縣發了公文,讓當地行政官動員有學識的女子去參考,有學識的女子絕大部分是貴族之女。
大秦女子地位雖然沒有後世那麼不堪,在政治地位上卻比不上唐朝武則天時代,女子不能出仕已成共識。貴族階層普遍認為,女子只能呆在庭屋內教養子女,處理家務,拋頭露面在外行事是不堪行為。
鄭鈺銘為了讓女子也參加考試,在庭議上進行了辯論。鄭鈺銘認為,女子必須得有文化,因為女子以後會成為母親,有文化的母親教育孩子,總比沒文化的母親教育出的孩子要通情達理,所以為了吳國的下一代,吳國的女子必須接受文化教育,至於優秀的女子出仕問題,鄭鈺銘只提議女子可以在學校擔任導師。
鄭鈺銘在庭議上的辯論起了作用,鼓勵女子上學的決議以微弱優勢透過,這次庭議獲得了田王后的大力支援,田王后推薦了五名女官去參加五月份的考試,這五名女官,都是身世比較顯赫的貴族姬女,有幾位對吳王笙特別溫柔。
霍思華這次也參加了考試,並在考試中一鳴驚人,她的考試成績力壓眾學子,以無可爭議的高分,奪得了第一,被北學院搶先錄取。
吳國全國參加考試的學子有上千名,南北學院只錄取了四分之一,大概兩百多人。上千名參考的女子只有三十幾名,不過達到錄取分數線的很多,有二十一名,北學院錄用了十二名,南學院錄用了九名,南北學院為這二十一名女學子,單獨設了女子學堂和男學子隔開。
女子上學院進修的比率雖然低得要命,好歹是開了女子上學的先例,有女子上學院的先例,這年小學秋學期開學報名,女童人數一下增多,特別是南埠村,因為村民富裕,不在乎孩子在家幫著幹活,見女子上學也有前途,便將家中適齡女童全送進學校,反正進學校不用交費,還能有免費午餐可用,就當學校幫著看管幼童,能讓大人更安心的出門工作。
五月底的春收,吳國小麥減產,這裡的減產是相對不受災害來說的。因為這年的吳國田地都沃了肥,選了優質麥種播種,小麥田畝產量還是比以往增產百分之二十,加上有土豆補充,吳國農民楞沒感覺到自己田地收成受到寒冬影響。
農民春收豐收,吳國的財政並沒有從農業中得益,收的田賦還沒有投入的資金多,只是投入到農業方面的資金可以比往年減少。
吳國的財政依賴的是工業商業稅收。這一年吳國對外貿易量很嚇人,光上半年,邊境進出口稅收就有百萬金。南埠、東南郡港口和西北郡的咽喉口邊境貿易市場,是吳國三個稅收重點區,三個地區的稅收佔了吳國財政的百分之八十。
口袋裡有了錢,鄭鈺銘開始在各地興建學校,只礙於師資資源的限制,無法做到全民普及義務教育,鄭鈺銘計劃在五年內完成這一任務。
財政收入的增加,並不代表鄭鈺銘手中寬鬆,他依然在為財政發愁,因為楚朝輝在南埠建立了水師,水師的開支相當大,加上陸軍花費,軍費依然是最大頭,佔了財政的一半。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軍力是安全的保證,鄭鈺銘不能消減軍隊花費。
老天比較眷顧吳國,大秦第一大河從吳國境內透過,降雨稀少的年份,讓吳國境內可以引水灌溉。這讓吳國受乾旱影響減小。
經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