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風夜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將不死,虎嘯山河,櫻風夜宇,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皇后,符寶郎結芋忠心耿耿,封邑一千戶,仍掌御虎符。

越騎校尉王頎清王側,令兼平虜中郎將,與董承、劉陶、崔烈等率軍齊檢文武百官,除一概諸侯附黨。

帝又建紫滕閣,平亂有功之臣皆入其內,依次封賞,並下詔安民,大赦天下,百姓聞之,無不稱讚。

大漢王朝的敗局瞬間反轉,這一切皆顯得撲朔迷離…………

司州,京兆尹郡,洛陽城,天陵

劉協身穿皇翎甲,執寶雕弓,於五十步開外,拉弦彎射,一箭正中靶紅心,協見之,又射一箭,亦中,再繼而射之,又中,協遂點頭微笑。

時董承在其傍,驚歎曰:“陛下英姿神武,五十步外連續三箭無虛發,歷代先帝皆無此能也。”

協聞之,乃棄弓於地,面對董承笑曰:“國舅過譽矣,且朕箭術在高,無人不以朕為懦,朕亦不能定江山社稷,又有何用?”

董承答曰:“陛下忍辱負重,韜光養晦,以蔽天下人之耳,世人皆以陛下為庸,此實乃滅賊之計也,此實乃興漢之謀也。

—陛下隱於後宮,以玩樂為由,處於暗閣之中,閣下無數隧道,盡通司州各地;

陛下於未登基之時,便已有親信百人,暗中聯合四方大臣,那支援何進之人亦陛下之指使也;

陛下謀略滔天,早已得御虎符,設司州四十八處御林衛,盡皆聽從號令;

今全如陛下之謀,十常侍皆誅,何進之權亦收回,朝廷肅清,百姓敬仰,此皆陛下託之神文聖武也。”

帝聞之,大笑不已,謂曰:“國舅之韜,果不同凡響,然也賴國舅之功也。

—若無國舅傳報張讓,並散佈御虎符之事與蹇碩知之,彼亦不會如此之敗也。

董承進問曰:“臣還有一言,尚為疑惑,不知當講否。”帝笑曰:“但說無妨。”

承乃曰:“陛下何故棄天下傾城,獨選吾女?又何為如此信任臣?如臣但凡有二心,陛下之謀皆敗也。”

帝覽承良久,乃曰:“國舅不解之事尚多,朕之皇后,其賢淑賢良,端莊溫婉,且傾心於朕,朕為何不納之?

至於國舅,雖事於賊,然尚有報國忠朕之心,且朕不負卿,卿安能負朕乎?”

董承聞言,跪拜於地,感激涕零,帝乃撫其曰:“國舅不必如此,你我君臣一體,朕有大事,當坦言相告。

朕今之所行,皆賜一物,乃桓帝時所夢真龍之書也,桓帝恐其為妖,乃棄其於井,

然與其一起,尚有虎符,帝實乃亦半信半疑,乃留之為國軍之令也。

朕於幼時跌足,得以領悟此書,此書有奪天地造化之法,扭轉乾坤之語,知前後時間天道之能,實為世人所不解也。

眾人皆以朕為怪,止朱太僕一人信之,朕便以其為心腹,今卿所觀之御虎符,實為殘缺,朕已分一半予朱太僕矣,內外相應。

今朝廷肅清,朕聽聞此次其包駕而來,為董卓軍馬擊退,朕欲派卿為使,請朱太僕速持符歸,未免小人惦念,釀成大禍,

玉璽受幾番大亂,已無蹤跡,虎符茲事體大,除卿外朕無人可為之。”

承聞之奇帝言,仍曰:“陛下勿憂,臣即刻出京尋太僕,領虎符回京,以保社稷之穩。”

帝聞言稍慰,不覺頭疼不安,乃回青鸞殿安歇。

董卓自挫於中原,急回西涼,欲爭奪兵馬後再行商議,然聞牛輔之軍走後,馬騰、韓遂順勢而起,聯合諸部落起兵二十萬,大肆掠奪城池。

武威太守侯選、酒泉太守程銀、張掖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虎嘯山河

櫻風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