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風夜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八章 正義的王師,虎嘯山河,櫻風夜宇,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司州,扶風,高平陵

平坦的街道上馬車徐徐駛過,聲音寂寥而單調,那簡陋的車篷拉車的馬卻只有兩匹,篷中一人形體俊美而健壯。

馬蹄嘚嘚敲擊著地面,濺起陣陣沙霧,他彷彿知道快要到了,不緊不慢的收起了規模不小的輿圖。

“左將軍,朱河南尹的府邸已經到了,還有這是公孫瓚之子在驛站所留下的一封書信,你看……”

一身師爺打扮的人小心翼翼的詢問著眼前的這位將軍,他也在巡望著四周有沒有人跟蹤,慢吞吞的拿出書信。

這如此憋屈的出行,誰能想到裡面坐著的會是當初威震天下的左中郎將皇甫嵩,已故大司農皇甫規的侄子。

當年因為叛徒唐周的告密,太平道教主張角只能星夜傳檄四方,發動三十六當一起舉世,史稱“黃巾之亂”。

當初席捲全國的農民大起義,所到之處燔燒官府劫略鄉邑,州郡失守長吏逃亡,天下盜賊共同響應。

京師雒陽也為之震動,其實雒陽就是所謂的洛陽城,只不過還是朝代的更替所改變的稱呼。

雒陽古稱為洛陽、洛邑,漢武帝劉秀中興炎漢後遷都於此地,因其信奉五德之玄說,認為漢當屬火德,而“洛”字帶“氵”不詳,在改“洛”為“雒”,

所以才有了今天的雒陽,但大多數人還是有改不過來的,雒陽、洛陽基本都是穿插著用。

那時候漢靈帝還沒有掛,他對於此事惶恐不安,馬上採取了鎮壓措施,漢靈帝命各州郡在雒陽外圍的八個關隘:

函谷關、太谷關、廣成關、伊闕關、轘轅關、旋門關、孟津關、小平津花,八處設定都尉佈防護衛;

那時候何進也沒有掛,所以他又接任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軍屯駐都亭;

並且還採納了皇甫嵩和中常侍呂強的建議,解除黨禁,赦免天下黨人,拿出中藏錢和西園廄馬賜給將士;

也由此起用了盧植為北中郎將、皇甫嵩為左中郎將、朱儁為右中郎將,各持節,調發全國精兵分擊黃巾軍。

而在這次平叛中功勞最高的當屬皇甫嵩,長社之戰時以少勝多火燒波才數萬兵馬,這也是為什麼公孫續虎牢關的時候給自己一巴掌了。

火攻再古代是大規模殺傷力最強的一種進攻方式,可是公孫續一個後人見過的古代火攻戰都比自己一生玩的火都多,結果缺大意的敗在了火上。

但皇甫嵩功勞大不是在這一戰,他後期尋戰時不僅殺了張梁,用計謀屠殺了三萬多黃巾兵馬,而且光被他嚇的投河而死的有五萬多人。

當然這裡說的不止是皇甫嵩一人的功勞,還有他手下的十四路兵馬,不然肯定是不可能的,不過民間敬仰他的功績非要神話他罷了。

傳統文化就有這個特別,就是將軍功和名聲全部都回歸於統帥和始作俑者,而中間的人無論多麼大的功績,那都是再給主帥做嫁衣。

好比那位從軍一十三年算無遺策,被後世奉為驚天鬼才的郭嘉郭奉孝,他最閃耀的功績就是遺計定遼東,使他從而揚名天下,垂於青史。

可這計策理論中有一點,那就是這是曹操親自統帥的兵貴神速,千里奔襲,也有張遼的臨危不懼,陣前斬踏頓。

可最後全都歸功於郭嘉一人。

想象一下現在捧皇甫嵩,一個人瞪一眼之後打喝一聲就導致五萬多人跳河,這是多麼唯美的場面,這比趙子龍百萬大軍七進七出還讓人覺得沒毛病。

不過皇甫嵩焚燒黃巾輜重車三萬多輛這是真真的,他還將大賢良師張角的遺體給“剖棺戳屍,傳首京師”。

這樣的功績足夠他榮耀一輩子了!

不過真正將他推向威震天下的是曲陽一戰,也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典型案例,更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虎嘯山河

櫻風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