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風夜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九章 屯田風波,虎嘯山河,櫻風夜宇,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連身為皇帝一天都只吃兩頓。
但是士兵作戰的時候有特例,可以一天吃三頓,這也是有規矩的,
只有士兵在作戰的時候可以吃上三頓,其他的一律兩頓,一頓基本是一斤或者十二兩。
所以一個士卒的十頓飯便是一斗糧食,十個士卒的十頓飯便是一石糧食,而自己一年的俸祿,才一百五十石左右。
如果按照士卒一天兩頓的定量,一個士卒一年的飯量就是七石三鬥,便是自己的俸祿也就勉強只夠二十一個士卒吃一年。
自從將那些個傷員運回右北平郡,公孫續就發現了一件事,自己現在是屬於沒兵沒錢又沒糧的主!
雖然俘獲的反賊們有很多都願意投降,可公孫續壓根就不信他們會臣服於自己,但公孫續卻有一個想法。
那邊是屯田。
公孫續要的屯田不是那種大規模的屯田制,當然這對人員匱乏的幽州來說是不可能的,那自己便想出了一個方法。
便是在盧龍塞西北方向的邊緣,呼拖河與潞河的南岸處,哪裡有一大塊田地,這裡原本是張純大軍的糧倉之地。
公孫續很早之前就收集了大量的麥穗籽,而勞動人員便是這群反賊,既然他們當兵反覆無常,那就知道用來種田了。
其實說公孫瓚斬首一萬人,這個純粹就是為了震懾邊塞諸部落從而傳出來的。
斬首是真斬首了,不過也就斬了幾百個極度反抗的激動派。
至於其他所有反賊,基本都在各縣城關押著,由公孫越親自鎮壓看守。
公孫續就用派廖化和柯野前往各縣城,自己則親自去公孫越處徵求意見,至於自己為什麼不書信,公孫續還是怕筆跡會被認出來。
在知道公孫續的用意後,公孫越將信將疑的取各郡縣四分之一的安穩俘虜前來,再加上公孫續自己所俘虜的一些異族部人,估計能湊上個四萬人。
這四萬人每天吃飯可是一筆極大的開銷,約為四百旦乃是將近等於五官中郎將一年的俸祿。
幸好張純大軍敗的夠快,公孫瓚也因為追趕的急,並沒有過多的帶有糧倉裡的小麥。
其實用官家的俸祿來解決士卒的飽腹來收買人心,也就公孫續這樣一個後世人才會想得到。
士卒們自己都有軍餉,他們的家人還都在家裡務農,如果省吃儉用的話,一個普通計程車卒,一年四季都是可以溫飽度過的!
公孫續讓張合在這四萬人當中,挑出他所認為可靠的人屯紮在潞河以北,其餘的所有人基本上都是風餐露宿。
田豫與田疇研究了一番後,感覺四萬人實在還是太多了,於屯田之策無需這麼多人,開荒所用的農作物也壓根沒有這麼多。
便讓無終縣的縣長率領一千多人馬,將近一萬多的瘦小體制之人運回無終,中途逃走的俘虜公孫續也沒有在意。
他只是感覺有些無語,自己又不是要斬你們,畢竟只要他們不在生事就好了。
公孫續對於剩下的那近三人做了一系列的心理課程,願意接受投降的便在這處像東出發,去找嚴綱處報道。
也可以去西面盧龍塞以北,去文則的軍營,哪裡是自己的勢力集結點。
如果不願意投降的也可以在本地安置一處可大可小的空地,也會給他們免費發放麥穗籽。
不過他們種完後,等來年開熟之際,必須要上交三分之一的糧食給公孫續充當軍用。
結果最後從軍的人數,都不如屯田之人的十分之一,可能都厭倦戰爭了吧!
公孫續自己現在的兵馬,哪怕就是算上文則的人馬,都沒有超過六千人,還有近一千人送傷員沒有回來。
所以憑藉這六千人看守這三萬屯田之人顯得很是力不從心,每天都要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