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節,重生之醫路揚名,春溪笛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什麼,帶我在學校裡轉轉。”
少年再次發問:“我叫丁開懷,你呢?”
鄭馳樂笑了起來:“真巧,我叫鄭馳樂,你開懷我快樂,真是有緣啊!”
丁開懷有些激動:“你是鄭馳樂?”
鄭馳樂說:“你聽說過我?”
丁開懷說:“我在學校那邊聽說過我們這邊要來一個鄉長的事,你是我們青花鄉的新鄉長!我還以為你會更大一點……”他遲疑地覷了鄭馳樂一眼,“你這麼小,能頂事嗎?”
鄭馳樂說:“頂不頂事我也不說大話,空口白憑的保證誰不會說?說了沒用,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才知道。行了,帶我看看你們學校,邊走邊給我說說你們學校的事,比方說缺什麼、需要什麼。”
丁開懷還是不太信任:“說了你就能解決嗎?”
鄭馳樂認真地看著他:“辦法是人想出來的,但不知道哪裡有問題怎麼去想?情況還不瞭解,我不可能給你打包票。”
丁開懷說:“那好,我什麼都告訴你。”
青花鄉小學條件確實苦了點兒,也不是不能克服的,像桌椅這些硬體他們也找出了相應的解決的辦法。
唯一頭疼的是教材和師資。
縣裡有意為難,每年的教材都是整個縣都發完了才輪到青花鄉,很多時候往往就是整個學期都沒有教材,一本教材輪流用個五六回。師資問題也是一樣,一是縣裡的分配方案依然將青花鄉擺在最後,二是老師自己也不願來!
現在青花鄉小學有六個年級,其中一二三三個年級都是同一個老師負責所有課程,四五六三個年級還好點,但也只有兩個,也就是說青花鄉小學三百四十多個學生只由三個老師負責——這還包括了從鄰縣翻過界山來唸書的孩子。
本來跨縣在政策上是不恰當的,但鄰縣的榆林鄉比這邊還窮,連學校都辦不起。起初是幾個大孩子翻過大山聽到讀書聲後巴巴地趴在窗外旁聽,後來大孩子又把小孩子也帶了過來,不吵也不鬧,站在外面靜靜地聽課。
校長看了不忍心,跟丁老書記商量著讓他們也坐進教室——反正也就是多幾章桌椅的事。
鄭馳樂聽完後站在教室外久久無言。
這是知青下鄉才過去不到二十年的時代,雖然那次“知青下鄉”落幕得不算太圓滿,但其實還是給貧困落後的地方帶來過不小的改變。他們帶來了知識和新的思想,更帶來了外面的世界。
在那以後經濟逐步發展起來,與“下鄉潮”對應的“進城潮”隨之而至。而被遺留在貧困落後地區的人也意識到“知識改變命運”,對於知識有著非同一般的渴望。
——他們渴望改變,所以渴望得到學習的機會。
鄭馳樂回到鄉委後已經收拾好心情,事情要一步一步來,畢竟任何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他繼續和丁于飛跟進防疫申請的事。
丁于飛也是一大早就起來了,他早早就親自領人去採土樣。
青花鄉唯一一位老醫生老常也被臨時“徵用”。
老常在鄉委成員的陪同下按照昨天定的計劃上門做調查,到中午就陸續回來了,帶回的結果不容樂觀:“有幾個在外頭打工的年輕人確實出了點兒毛病,症狀聽著挺像的。留在家裡的老人家也有幾例,不過病情很輕,都沒當回事,說人老了哪能沒病沒痛。”
鄭馳樂跟老常商量了許久,叫老醫生幫忙整理出一個調查報告來。雖然他也是醫生,但他現在畢竟是青花鄉鄉長,由他來做總歸名不正言不順。
等材料和土樣都準備完畢,鄭馳樂對丁于飛說:“這事很重要,我跟丁老哥你親自跑一趟吧。我年紀小,自個兒去他們可能不當回事,到時候肯定還得丁老哥你幫忙。”
丁于飛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