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章苦樂童年,一路走過,路遠,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落後,老百姓吃“大鍋飯”,靠掙“工分”養家餬口也確實勉為其難,全家勞動力多的,還可以把日子過得稍微“滋潤”;而全家勞動力少的,或者生個重病,那生活就非常困難了,有時還得舉債過日子。
在農村,物質上的匱乏是個普遍問題,但精神上的愉悅可以彌補,管凌天就這樣在父親管運來、母親詹小芳、大哥管凌宇的疼愛、關心下開始健康快樂地成長起來。
管家灣是一個典型的江南農村小村莊,據《管氏族譜》記載:700年前,始祖管萬一為躲避元朝戰亂,翻山越嶺,跋山涉水,從福君省光明縣遷到管家灣村,看到這裡山清水秀,田野廣闊,於是他決定在此定居,以養鴨為生,兼種幾畝薄田。經過二十多代的繁衍發展,如今,管家灣有38戶人家,全部姓管,300人不到,人多田少,人均只有一畝五分田,農村實行的是生產隊為基礎的集體所有制經濟,社員可以經營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業。因此,大部分時間,整個管家灣生產隊130個勞動力一起勞動,一起品嚐生活的苦與樂。
時至1978年,廣東等沿海一帶正在進行改革開放,搞活國民經濟,而管家灣,和全國很多農村村莊一樣,依然實行集體制分工,吃“大鍋飯”,一年到頭難有什麼積蓄,生活狀況難以改觀,管運來、詹小芳到田地勞動時,總會帶著管凌天與管凌宇兩兄弟去,因為家裡只有一個生病的老祖母,無法照看兄弟倆。在收割稻穀、插秧、種豆的季節,管凌天喜歡和哥哥管凌宇及村裡其他小夥伴在廣闊的田野上撿穀穗,捉迷藏,挖泥鰍......累了,就躺在田埂上美美地睡上一覺。這時,父母親也會拿著一壺水過來給他們喝水,要是活幹完了,還會給兄弟倆講個故事,因此,全家其樂融融,管凌天覺得每天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很有趣。
管凌天和村子裡別的孩子一樣,每天吃啊玩啊,能吃會睡,長得胖乎乎的,討人喜歡,他特別能吃,飯量大,其實那時候農村條件很差,家裡也基本上沒開過葷,只是過年過節或者來了什麼重要的客人,管運來才會從兩裡外的右坊公社買個一斤肉回來招待一下。管凌天也不在乎有沒有肉,一天要吃七、八頓,經常是用豆油(醬油)伴飯,吃得卻非常有味呢,吃飽了,不過半個小時,就要拉大便,拉完就大睡一場,每天幾乎如此,這讓管運來很是生氣,懷疑瞎子叔算命是否在忽悠他,這樣子下去,他這個兒子怎麼看今後也不會有什麼出息,簡直就是一個能吃會睡的大草包啊。
個別鄰居也不懷好意地對管運來說:“你家凌天好會吃啊,一天吃七、八頓飯,快趕上我家一頭豬的食量,這樣下去還不把你家吃窮了!”管運來只好點頭稱是,其實心裡難受得很。
1980年,這年6月第二個妹妹管凌蘭出生,如今管運來家裡已是6口人吃飯了,大兒子管凌宇正在讀小學2年級,成績還算不錯,大女兒管凌梅才三歲,因此,家庭負擔很重。
一天,管運來坐在家門口唉聲嘆氣,老婆詹小芳走過來,關切地問道:“你個大男人大白天的不去田地幹活,坐在這裡嘆什麼氣啊。”
管運來又“哎”一聲,說道:“老婆,你看,現在我們家有6口人吃飯啊,光靠我們一年到頭掙工分,恐怕難以維持啊,這以後的日子可怎麼過?”
詹小芳一聽,也不知所措,只好抹眼淚,是啊,全家6張口要吃飯,這日子真難過下去。過了幾天,管運來和老婆詹小芳商量,趁著現在生產隊上沒農活幹時,偷偷養幾頭豬、幾十只雞鴨,到過年時賣掉換錢補貼家用。當然,他們也知道,那時“割資本主義尾巴”的不良影響還存在,但為了生活,只好冒一下險了。
管凌天似乎知道了家裡的困難,也開始幫父母做些事情,比如,他會跟著母親去打豬草,幫著父親到菜地種菜。好像到現在管凌天一下子變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