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的人都是一樣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章 院裡形勢,四合院開局就分家,認識的人都是一樣的,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光天走出前院,剛到中院,就遇到賈東旭媳婦秦淮如和‘道德楷模’易中海站在水池邊說話。
“一大爺,這個月又要麻煩你了,今天家裡勉強還能湊合,明天就徹底斷糧了,這到東旭發工資還有七天……”
“東旭這孩子也是,就顧著自己的臉面,家裡斷糧了今天在廠裡也不跟我說。
淮如,我一會兒給你們家提二十斤棒子麵過來,明天我再幫你們家尋摸點糧食。”
劉光天沒有打攪易中海和秦淮如談話,他直接從旁邊離開,快步往後院走去。
在這饑荒年代,要說哪家最拮据,那肯定是賈家無疑。
但是賈家有今天的遭遇,可怪不得別人,而是賈張氏自己算計錯了。
當初賈張氏捨不得農村的土地,到城裡生活之後,一直沒把她的戶口遷到城裡,而是一直在她老家,而她名下的土地給了她自己家人耕種,每年她家裡人補貼賈張氏一兩百斤粗糧。
後來秦淮如跟賈東旭結婚,按理秦淮如要把戶口遷到城裡,可是賈張氏佔便宜沒夠,沒讓秦淮如遷戶口,而是跟她一樣,把鄉下的土地給秦家人種,每年讓秦淮如回孃家拿一兩百斤粗糧當補償。
以前不缺糧食,雖然購買糧食也需要糧本,但是有錢也能從其他地方買到糧食,賈家定量糧食雖然不夠家裡人吃,但是可以從其他地方購買平價糧食,每年多了農村老家人補償的幾百斤粗糧,這事怎麼算也是賺了。
可是到1958年,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的頒佈,開始實行城鄉二元管理的戶籍制度,城鄉之間不能自由遷移,並且規定新生嬰兒隨母落戶,賈家以後的孩子就只能落農村戶口,而秦淮如和賈張氏的戶口也不能轉城市戶口。
之後爆發饑荒,雖然還是有辦法買到糧食,但是那黑市上糧食價格卻幾乎翻了一番,賈家可就倒黴了。
一家四口人,就兩個城市戶口,有定量糧食,其他兩人都需要自行購買糧食。
賈東旭只是一級鉗工,一個月工資33塊,如果一家四口全是城市戶口,33塊的工資完全足夠一家人生活,可是要買高價糧食,那肯定就不夠了。
從鬧饑荒開始,賈家幾乎每個月糧食都不夠,一到月底,賈家就開始滿院借糧食。
但是賈張氏母子卻很奇葩,賈張氏自己裝死不說,也不讓賈東旭出面,反而讓賈家媳婦秦淮如出面借糧食,這種情況下,是明擺著有借無還,一開始大家抹不開面子,還多少借點。
可是這年月家家都缺糧,時間一久,就沒人在搭理賈家,秦淮如只能每個月的月底找易中海幫忙。
賈東旭是易中海徒弟,這易中海又是院裡一大爺,他就是想不幫都不行,畢竟他可是軋鋼廠七級鉗工,一個月工資可是有八十多塊錢,算是院裡收入最高的一家人。
還有易中海人到中年還無兒無女,那賈東旭也不知道是真心還是故意,反正從他拜師易中海開始,就經常嚷嚷以後給易中海夫妻養老。
這事不管真假,已經有些年頭了,院裡眾人幾乎都當了真。
就這種情況,易中海不幫賈家,怕是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人。
反正這兩年饑荒,賈家幾乎就是靠易中海每個月救濟這才渡過難關。
在劇情裡的舔狗傻柱,在賈東旭還沒有嗝屁的現在,他的舔狗之魂可還沒有覺醒。
現在傻柱雖然從食堂帶飯盒回來,但是大部分東西都進了他們兄妹的肚子,少部分進了後院聾老太太肚子。
在原身劉光天的記憶裡,當年傻柱父親何大清跟寡婦跑了之後,可不是不管傻柱兄妹,反而是安排好一切之後才跑的。
當時傻柱雖然年輕,但是在廚藝上已經出師了,何大清跑路之前,當時已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