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筆蕭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64章 佛陀聖地,帝霸,厭筆蕭生,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人的話,讓李七夜頗有興趣,含笑地說道:“還有這樣的說法?”
“的確是如此。”老人忙是說道:“今日的佛陀聖地,乃是昌盛之世,國泰民安,八方來朝,實在是一片繁華,堪稱是門不閉戶,路不見宵小,何來豺狼。”
“真是如此呀。”李七夜不由淡淡地笑了一下。
老人點頭,說道:“今日的佛陀聖地,乃是金杵王朝執政,管轄天下,金杵王朝,經歷千百萬年之久,有著一代又一代的先賢垂治,更曾有金杵道君治世,在金杵王朝的治理之下,佛陀聖地四海清平,實乃是太平盛世……”
老人徐徐道來,不急不慢,盡把當今佛陀聖地的概況說給李七夜聽,在話語之中,老人對於金杵王朝的治世,讚譽不止。
老人所說,除了讚譽之詞,也算是屬於實話。
佛陀聖地,這是一個十分獨特的存在,它是一個傳承,也是一個傳承千百萬年的勢力,但,又偏偏與傳統的宗門大教不一樣。
佛陀聖地,往往在在更多時候所指的是一個地域範圍,在這樣的一個地域範圍之內,都是信仰於佛陀聖地,而非是指佛陀聖地的權勢。
佛陀聖地,佔據了南西皇三分之一的疆土,甚至有可能更多,但是,真正屬於佛陀聖地的弟子又是很少。
如果真正意義上屬於佛陀聖地的傳承道統,那是非聖山莫屬了,然而,聖山莫測,無人知其蹤。
在佛陀聖地之下,號稱有三千佛國、八千大教,而且,這三千佛國、八千大教都信仰於佛陀聖地,他們的修練功法、他們的先祖都有可能出自於佛陀聖地,所以他們都屬於佛陀聖地的支脈。
可以說,在佛陀聖地的三千佛國、八千大教,都聽從於佛陀聖地的號令,都必將是歸屬於佛陀聖地之下。
然而,往往在很多時候,佛陀聖地,那只是一個概稱而已,只是一個地域範圍的稱謂罷了。
同時,作為佛陀聖地的真正傳承正統的聖山,卻往往又不掌世俗之大權,不理世事。
如此一來,佛陀聖地的三千佛國、八千大教需要一個執牛耳者,以垂治天下。
千百萬年以來,佛陀聖地都有著一個執牛耳者治理世事,當然,執牛耳者並不干涉三千佛國、八千大教的私務,但,佛陀聖地的世俗大事,都由執牛耳者代表著佛陀聖地的立場。
在當世之中,執佛陀聖地世俗大權的,便是老人所說的金杵王朝。
金杵王朝,在以前並非是叫金杵王朝,它是佛陀聖地治下的一個古老王國,稱之為古陽國,也稱之為古陽王朝。
只不過,自從佛陀聖地的金杵道君之後,古陽王朝自己改名為金杵王朝,這也算是沾親帶故了。
金杵王朝自金杵道君之後,興盛了一個又一個時代,也曾好幾次代表著聖山,垂治佛陀聖地,執世俗大權。
在這一世,就是金杵王朝執佛陀聖地的世俗大權,管轄三千佛國、八千大教。
這一世的古陽皇,也是宏才偉略,在他的垂治之下,佛陀聖地的三千佛國、八千大教相安無事,世俗安居樂業,一片太平盛世之象。
這也難怪老人對於佛陀聖地的當下盛世讚不絕口,讚譽有加。
“金杵王朝呀。”李七夜不由淡淡地笑了笑,說道:“據我所知,金杵王朝與金杵道君沒有多少關係吧。”
“不,不,不……”老人忙是說道:“此言有所偏頗,事實上,金杵道君與金杵王朝有著極為深厚的源淵,金杵道君出身於金杵王朝,乃是金杵王朝的世子,後來才入聖山修行,證得道果,登臨道君的。金杵道君道成之後,也曾入主金杵王朝,留下諸寶……”
老人把過往的歷史,都詳細地說給李七夜聽。
老人這話不算有什麼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