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86節,侯門紀事,淼仔,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馬天生會水,這馬又神駿,它自己游出來。

蕭觀大喜,把馬弄上岸來再去追蘇赫,這哪還追得到。

同浮上來的還有袁訓的馬,將軍全愛馬如命,袁訓倒是換馬直追蘇赫,但他從水裡出來再追,直追到第二天回來,也沒追上。

皇帝聽聞道:“此人命大!”只發旨意,讓沿途抓捕,又有太子黨人追蹤。京外還有地方不知道京中大亂,公文到時再追,也落後一步,此係後話。

……

東安郡王比蕭觀做事精細,他沒殺福王,呈上去是他立功的憑證。皇帝對叛變不能容忍,把東安郡王看押,他有退位之心,就先沒管靖和郡王和項城郡王。

福王押進,進去時是多少傷,出來還是多少傷,皇帝是怎麼罵的別人不知道,只出來時面色更白,驚嚇更重。

奪位時的王者豪氣就快沒有。

全城整修,從百姓到官員們忙碌異常。百姓們忙著收拾家,官員們忙著把京外運進的食水食物分派,又宮中有旨,對百姓們做錢財上的彌補。

盡失的錢財不能全數補回,但百姓們按人頭給銀錢若干,官員們粗算過,都說人手全用上,也要忙到出正月。

又有出了十五,皇帝宣佈傳位於太子。有老臣上諫,說先安頓京裡再退位不遲,這樣儀式準備也充分,不委屈太上皇和新皇帝。

皇帝父子商談過,還是決定很快就傳位,開國庫大肆賞賜,小官吏們都忙得兩眼昏花,閒置京官們全都用上,從服飾到儀仗,諸般制定幸早有定例,不然臨時起意,可以忙上半年過不來。

新帝匆匆就位,和太平皇帝相比,算是不從容。即位當天,大發恩旨,赦免罪犯。大發嚴旨,把真福王以他行走在外的假名為真名,蓄意謀反,假冒皇家,碎割在菜市口。這一個主犯,是太子和皇帝心頭之痛,他們不能原諒。

皇太孫殿下,當殿領旨入住東宮,成為太子殿下。同時太子黨們官職俱升,一一頒過,獨沒有袁訓。

就在眾人疑惑之時,新皇帝沉聲,當殿口宣旨意。旨意不短,皇帝說得毫無遲疑,百官們全是精明人,起先幾句,也能聽出這旨意早在新帝心中。

這道旨意初聽時,是說已被尊為太后的中宮。

“…。太后幼年貧苦,國舅袁長德壽年不永,家中醫藥難支,太后仁德,為領養離家,得銀以繼國舅永年…。”

直接把太后讓被賣的身世抹去,變成袁家和太后養父母家是遠親,養父母家無兒女,慧眼相中太后品德,贈銀後,接太后以為女兒。後面進宮的事就好說的多,粉飾一堆的賢淑賢惠德被六宮,六宮共稱賢德,太后還有另外一個賢德,一直照顧生身父母家。

“國舅之子袁訓……”

百官們聽到前面還以為是說太后身世,新帝登基,誇誇太上皇太后的品德也應當。在這裡,有低低喧譁聲起來,隨後就平息,也是人人心中不再平靜。

昭勇將軍袁訓的種種從各人心頭閃過,他深受太子器重,太子為他指名師請名家,沒幾年就為公主師,話說翰林院裡老翰林們都擠不下,偏就輪到他?也是讓人眼紅好些年的事情。

又他當殿親點探花,這其中也有很多皇帝喜歡他的成分在。入軍中官職驟升,長女小小年紀就許親太子嫡子,本以為是好聖眷,這就水落石出,原來如此,原來他是太后的親侄子。

袁加壽說什麼吉瑞,原來是太后的嫡親侄孫女。

袁國舅當殿追封永國公,國舅已逝,由袁訓襲爵。

有襲爵就往下落一層爵位的講究,也是朝代是一直就這樣的襲。太子安慰太后,是想讓袁訓襲國公。

袁訓走出辭謝卻不敢要,在新帝說到太后時,袁訓站班兒地方里暗自落淚,後面說到父親,更是垂淚不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古穿今打臉天后

故箏

解約後,我倒欠金主三千萬

薑糖冰紅茶

綜漫之最強海賊娜美

二哈別拆家

將瓷就瓷

風中蝴蝶

婚後心動

糖果耳環

李世民的兇猛王妃

三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