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12節,侯門紀事,淼仔,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頭斷血流。
一句騎虎難下,扎到葛通心裡。就沒有人提醒,他自己難道想不到逼死郡王們以後,他將樹起兩家世敵。
為殺父之仇,蘇赫能追袁訓到敵人都城,為報殺父之仇,蘇赫不惜說服全國上下、買動鄰國開戰。
他對於奪漢人天下的心,遠不如殺袁訓的心。才有精兵已到邊城內,分出一半先打袁家,以致於兵敗於婦人的錯誤決斷。
葛通報的是家仇,以後東安世子、靖和世子同他不休不止的,報的也是家仇。沒有隻能你報家仇,不允許別人報的說法。更沒有你認為你有理,別人就認承的說法。
沉浸在快意仇恨中的葛通,如棒打斷喝,把他揪回現實中來。
在葛通心裡,前後反覆的也思考這事,想過結下的將是深仇。但快意,但母親的仇恨得報,他考慮不到許多。
袁訓的話,把他不曾用心想到的那一塊兒拽到他面前,讓他重新正視。葛通不由問道:“你有什麼好主意?”
“輕仇恨,重名聲。”袁訓低聲道:“這事情辦完,你還要往軍中去。枉殺的人,軍中自有定論。人心一杆秤,國法都壓不平。東安與靖和,名將名聲早就出去。為人和人品上出問題,比殺他們還要嚴重。你想想吧,你現在就是放過他們,他們回去軍中,人心也將部分離散。以前不明就裡的將軍們現在明白了,他們還能佩服他嗎?以前以為他們英雄計程車兵們也明白了,這軍心還能聚攏如以前嗎?”
“恢復建制吧!不然你的日子將很難過,不說別人,東安世子與靖和世子以你散兵遊勇不能獨擋一面的話,就能鼓動各家郡王把你瓜分!”
葛通的眉頭跳了跳,像有一簇火苗讓袁訓的話點燃。
恢復建制,重樹江左郡王大旗,這是葛通懂事以後,聽到母親說這段仇恨時,小小的他一時激憤說過的話。
在當時說的時候,是紙上談兵。在此後數年,他一面和母親籌劃報仇,一面反覆完善這個心思。就在袁訓提出來的當天,他還想過。
他想的是過上幾年再提出,還有猶豫擔心阻力重重之感。在袁訓說出來以後,葛通覺得有什麼地方亮了。
他忽然就貫通,忽然就主意大成,忽然就想到恢復建制不能再等,忽然就決定把兒子過繼給舅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