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路途遙
梅千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9章 路途遙,穿越六零,路人甲站在吃瓜一線,梅千尋,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是在孟恬懷著八個多月的肚子,以吊車尾的成績,高高興興的捧回了當地高校的錄取通知書後。為媽媽開心的許向暘和周向晗,就迫不及待火急火燎的來到了人間。
那幾年一邊唸書一邊帶娃的日子,孟恬如今回憶起來,也只能用雞飛狗跳來形容。
好在她的丈夫是個情緒極其穩定的男人,不僅能夠在外遊刃有餘,在內也能很妥善的處理好家中瑣碎的雞毛蒜皮。
與他攜手同行二十多載,如今孟恬非常認同一個道理,好的婚姻伴侶,就是盡己所能的幫助你成就更好的自己。
許光明,他做到了這點。
他是個霸道的性子,一直都是。
可是卻為心愛的女人,遷就了一輩子。明明是個有大男子主義思想的男人,卻並沒有像許多男人那樣,自私的把妻子捆在自己身後,讓孟恬必須為家庭奉獻燃燒自己所有的生命。
給了她追逐自我的權力,替她的夢想插上了翅膀,並盡其所能的為其保駕護航。這是他對孟恬從沒有說出口的,但是真真切切呵護了一生的愛。
而她,也始終陪伴在他身側。
苦寒之地也好,窮鄉僻壤也罷。
大學畢業之後的孟恬,回絕了母校拋下的橄欖枝,放棄了城市裡繁華優渥的生活。跟著她的丈夫跋山涉水深入基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許光明每一次亮眼的政跡中,都少不了孟恬伏案撰稿的身影。
她早已不只是那個靠編小說謀生的作家,經過時間與經歷的洗禮,如今她是個會站在民生的視角,去評時事寫文章,去引領著人們的思維往更好的方向奔跑,去替社會弱者層面發聲的文人墨客。
以紙為盾以筆為刀,她陪他一起,廝殺在這不見硝煙的戰場。然後彼此相扶相攜,最終頂峰相伴。
又是二十多年的光陰,緩慢卻堅定的流淌過這腳步匆匆的歲月。在許家長女許向曦五十歲入政中央的這一年,許光明給女兒讓路,正式退出了政治舞臺。
帶著他摯愛了一生的妻子,居住在京城位於麓山的許家老宅,開始了養老生活。
孟恬雖然臉上生出皺紋,髮間也長出了很多的白髮,但是不可否認的,這依舊是個漂亮又可愛的小老太太。仍然叫她的丈夫愛不釋手。
許光明現在每天最大的愛好,就是清晨或者傍晚的時候,拽著自己的媳婦兒,在家前屋後的觀景臺處遛彎兒。
時不時的也會碰到鄰居家的誰誰誰,然後得瑟的叫人家羨慕一把,畢竟像他們這樣純粹的愛情,多少年來都在圈子裡被廣為傳頌。
小一輩的孩子們提起許家夫婦,都是非常羨慕的口吻。他們說那時候車馬慢,所以一生只夠愛一人,這叫鍾情一生,矢志不渝。
像這樣浪漫的大實話,許光明表示,會說你們就多說一點,老子愛聽。
但是有些人卻顯然不這麼想,他們覺得這倆人腦子有病。畢竟這樣厲害的兩個人,居然結婚這麼多年感情依舊是這麼好,從沒有鬧出過任何負面的緋聞。你說多招人嫌呢?
不是,你們倆長的這麼好,腦子又這麼好使,為什麼還死心眼的非要跟對方鎖死呢?圍城外面的花花草草開的也很漂亮,你們倒是抽空往外頭瞅一眼吶!
這是圍在這兩口子身邊,渴望隨時下手挖牆腳的野花野草們,抱怨了一生的憾事。
但是不論怎麼說,許氏夫婦的優秀,是不容置疑的。當然了,優秀的不僅僅是他們自己,也包括了他們的後代。
許光明和孟恬這一輩子生了四個孩子,被平分給了許周兩家。
他們各頂各都是各自行業裡的頂尖人物,這不得不讓人懷疑,是不是他們兩家的祖墳同時炸了!冒青煙都不行,必須得是炸了的那種,否則解釋不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