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塵瞭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7章 開運河!,三國之雄漢重鑄,無塵瞭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河。”
“其中跨過幾大水系,淮水以南段,可借用邗溝,江南河等河道。只需要將其加深拓寬即可。”
“而淮水以北至大河之間,還有大河以北到涿郡之間,都需要開挖大渠以做勾連。可以說全長三千五百餘里的運河,有半數以上需要開挖河渠。”
“你們工部預算,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財力,耗時多長,能將整條大運河修通?”劉安問道。
“稟陛下,臣等已經詳細算過。”
王寧說道:“這一項工程規模極大,橫蓋古今。若要全線修通,加上連線長安的一段。”
“動用數百萬民夫,有充足的財力支援,每年至少四千萬兩白銀。”
“在如此力度之下,五到六年之內,臣保證可以修通大運河。”
劉安記得隋煬帝就是用了六年多的時間修通了整條大運河。而且期間還發動了幾次大規模戰爭。
那時修河跟現在修河,所耗費的資源相差不會太大。
比那時好的是,此時他已經派兵掃滅了周邊的外患,可以集中力量與修河上。
可是這每年四千萬兩白銀,再算上各種糧食等物資的輸出。數百萬民夫,這樣連續五年下來,國家實力也會耗損嚴重。
一旁聽著的諸葛亮等人,聞言也是倒吸一口涼氣。
“丞相,你們怎麼看?”劉安沉聲問道。
諸葛亮道:“陛下,來的路上,臣等三人已經討論過了。”
“大運河一旦修通,必將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意。可如何修,耗資如此巨大,國家如何支撐?才是問題的關鍵。”
“文直,你作為戶部尚書,你來說說國庫能否支撐住,連續五到六年時間的鉅額財政支出?”劉安問周不疑道。
周不疑拱手道:“陛下,臣剛才一邊聽,已經一邊推算過了。”
“現如今國家賦稅收入每年是七千萬兩白銀”
稅收制度和白銀流通之後,百姓負擔降低很多。
周不疑道:“除去朝廷每年既定事務支出,留足國家預算。不影響國家各項事務運轉,每年能夠拿出兩千萬兩白銀,這差不多已經是極限了。”
“如果不留夠國家經費預算,遇到天災禍亂,臣就只能送給陛下兩個字,沒錢了。”周不疑苦笑道。
“如此這般推算下來,每年支出兩千萬兩白銀,那這大運河至少需要修上十多年吶!”龐統道。
“十多年的修建期,還要再算上一筆維護費用,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啊!”徐庶也說道。
“一切事物的開展,都要以國家穩定為主。在不影響國家根基的情況下,就算修上十多年,也未嘗不可。”諸葛亮道。
“陛下春秋鼎盛,我們或許看不到,可後人一定能看到!”
:()三國之雄漢重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