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塵瞭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6章 三分一統!,三國之雄漢重鑄,無塵瞭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賈璣親自來到漢營,隨後輾轉受到了劉安的召見。
漢軍大營,為了保險起見,劉安並沒有入住鄴城,仍舊住在城外的大營中。
大帳之中,自賈璣將信原封不動的呈交給劉安後,氣氛便陷入了靜謐。
劉安一直保持著看性的動作,可目光早已不在文字上了。
信是劉安給賈詡的那一封,不說原封不動,賈詡在背面給他回了信。
只有寥寥的幾行字,簡陋的用原信的背面回信。
可就是賈詡這簡陋的幾行字,讓劉安一直看到了現在。
就是那區區的幾行字:賈詡叩拜皇帝陛下,謝陛下仁德厚恩。主有其節,臣雖不堪其比,但心有所安!
這短短的幾行字中蘊藏著賈詡的千言萬語,劉安看得出來,那些蘊藏在字裡行間,沒有真實寫出來的話,不只是對他說的,還有許多的人。
天下之間,無論是當初的東吳,如今的曹魏。都曾經是漢室之臣,漢室衰亡,有識之士皆以為天命不在,而另謀他路。
可曾經多少人心中的一個理想,是復興漢室呢?
賈詡的字裡行間中有對大漢天下復興的祝福,也有他不願回頭的執著。
劉安心中頗為惋嘆,他雖與賈許素未謀面,但其作為當世頂尖謀士之一,他也算對其有所神交。
他能想象到,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在跟隨半生的王朝走向末路。以這個年紀卻又要面對一個翻天覆地的選擇。
他或許不在乎身外之物,或者說在這個時代中,大多的名人名士,都在極致的追求一個理想抱負,反而是無數人極致追求的功名利祿都只是附帶的小事。
諸葛亮是如此,賈詡,龐統,徐庶等人也都是如此。
和而不同,不同而相同。
良禽擇木而棲,而良禽擇木,則為木而所終!
賈璣略顯拘謹的站在帳中,面對皇帝劉安及諸葛亮等一眾高層人物。良好的教養和一定的見識,雖不使他感到緊張無措,但此刻的氣氛也不得不令他感到拘謹。
自他將信送來,呈交上去,已經過去了好一會兒了,皇帝還是久無反應,不知是為何?
久等無信,這是賈璣為之緊張的重要原因之一。
賈璣微微抬眸看向上方,觀察了一眼劉安的反應。
眼下魏國已經崩滅,原先魏國的一眾功勳官僚皆面臨著生死抉擇。
他父親貴為三公之一,又在此次大戰之中領兵與漢軍作戰。首當其衝!
曹魏崩滅已成既定事實,他不想他的父親為一個王朝的滅亡而殉葬。
陛下親筆書信給他父親,其中用意不勝明顯。作為失敗者,能在這個時候被勝利者所主動接納,這是一個絕無僅有的機會。
更不敢想,皇帝劉安會親自寫信給他父親。
作為一個失敗者,即將淪為階下囚的人,這樣的待遇和殊榮,魏國朝野上下無一人能及。
賈璣眉頭緊蹙,可這也正是他所擔心的。
陛下親自寫信,而父親卻只以原信回贈。先不說陛下會不會震怒,當場要了他的性命。
就說他父親還有沒有生還的機會?
在賈璣翹首以盼的等待中,劉安終於有了動靜。
只見劉安放下了那封信,抬眼看向下方站著的賈璣。
賈璣感受到劉安的目光,隨之微微低眸。
“賈公子,你可以回去為你父親整理後事了。”
劉安語氣極為平淡的一句話,卻讓在場眾人都為之一驚。其中賈璣心中更是掀起了驚濤駭浪。
他實在沒聽懂劉安話裡的意思,可從表面意思上看。這是不是說他父親就只有死路一條了呢?!
賈璣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