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塵瞭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4章 一定要打!,三國之雄漢重鑄,無塵瞭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備派黃忠領兵兩萬,以馬良為輔。運動于于伏牛山一帶,牽制住伏牛山一帶的曹軍使其不能馳援魯陽。

關羽在後方荊州安頓一切,劉備帶領龐統,法正等人率領十萬大軍進逼魯陽。

守伏牛山的是張遼,而駐守在魯陽的就是徐晃。

兩人率殘餘兵馬撤回荊北之後,手下總共不過八萬多兵馬。在劉備大軍北上的壓迫下,曹章又將許昌城中三萬主力兵馬盡數調了過來。

伏牛山的背後便可直插長安,當初為了防備劉備大軍從這裡直插長安,由張遼率六多萬兵馬駐守在這裡。而魯陽則由徐晃率四萬兵馬守衛。

魯陽有城防可守,就算魯陽有失,後方還有更大的戰略縱深。但伏牛山失守劉備就可以直插長安,所以兵力配比才會如此安排。

但當長安失守之後,形勢發生了極大變化。伏牛山一帶的守衛不單單是為了阻擋劉備大軍北進穿插。

他們加帶了雙重任務,阻擋劉備北京,防止長安之敵偷襲他們後方,轉而配合劉備進軍。

不要說分兵突進,直取長安。只要他們一有風吹草動,劉備大軍就會聞訊而來。

在邊境對峙交攻的這段時間以來,張遼,徐晃等對劉備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他們對以往的劉備,總是宣稱仁義,而以仁義自居的人總會珍惜名聲。這樣的人行事,甚至可以理解為謹慎。

而這一段時間以來,他們與劉備的交手卻大大改變了他們的這個看法。

劉備這段時間以來,不斷的尋找機會,製造機會,不斷的進攻。

伏牛山,魯陽城。

這兩線戰場都經歷過數次大戰。

張遼率軍駐守伏牛山,依據山勢在各處險要地區設定了軍寨。以一個一個軍寨作為據點,連線在一起,生生在伏牛山中建立了一個堅固的堡壘。

曹軍軍寨建在險要之處,在沒有其他有利情況幫助下強攻簡直就是打消耗戰。

而魯陽城雖然只是普通的一個縣城,可在徐晃率軍進駐之後,他命人緊急擴建城防。在隨後劉備的進犯中仍在不斷的加固城防。

魯陽城的城防今非昔比,足以和一些重要城鎮相媲美。

攻城戰本來就會比其他戰鬥損失更大,更何況有城防堅固和名將守衛的前提條件。

這樣的一座城池就算有優勢兵力也很難攻下來。

十餘萬的曹軍分守兩處,對於防守是有著足夠兵力的。劉備想要北進,也只能擇其一點進攻,還做不到兩點進攻。

兵力分散不足以集中優勢兵力進攻,集中優勢兵力進攻,則無法防備另一點的策應支援。

除了曹軍嚴密防守,壁壘堅固之外。這也是劉備在荊北久攻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按理來說,以劉備的性格,在這種情況之下,他應該從長計議。

可事情的結果卻大大出乎張遼與徐晃的預料。

劉備完全不顧及這些情況,再次集結兵馬。再次選擇以魯陽城為進攻方向,再次集結重兵進攻魯陽。

荊州就像一個巨大的火藥桶,崩碎成了數塊。每每遇到火種點燃就會掀起大火燃燒。大火熄滅,而分散成數塊的火藥桶碎片還在零零散散的燃燒。

荊北大地就是那一塊還在燃燒的火藥桶碎塊,而魯陽城與伏牛山就是火種。

魯陽城外硝煙漫天,廝殺聲響徹天際。放眼望去,漫無邊際計程車兵衝殺向魯陽城。

放眼望去或是因為硝煙四起,致使天地都變了顏色。更因為鮮血的沾染染上淒涼悲壯之色。

劉備再率十萬大軍再次攻打魯陽城。

一架架投石車列陣於魯陽城數十丈外,士兵們不斷往上裝填著澆上火油的石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初唐之天崩開局

風乾犛牛

三國之雄漢重鑄

無塵瞭然

重生南宋,凡人稱帝傳

我愛左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