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塵瞭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9章 別無選擇!,三國之雄漢重鑄,無塵瞭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求大王暫退回許昌,由臣留下領兵抗敵。”司馬懿言之鑿鑿的說道。

“臣可命後退之兵馬原地阻擊劉安諸葛亮,許褚將軍擋住馬超,臣死守潼關。”

曹操聽到司馬懿的話,不由得目光怔怔的看向他。目光中既帶著幾分狐疑,又帶著幾分探究。

司馬懿:“以我軍目前之兵力,自臣以下將領,抱定必死之心,拼死一搏。向死而生或許能殺出一條血路。”

曹操深深的看著司馬懿,曹真是他的族中養子,曹洪以及被俘的夏侯惇是他的宗族兄弟,許褚是跟隨他多年的心腹大將。

你死不死無所謂,你帶著這些人去死是在挖他的骨血呀!

“罷了”曹操嘆息一聲。

曹操也聽出來了,司馬懿是在明目張膽的擺爛。實際上也在告訴他,讓他自己做出那個早已不得不做出的決定。

他自己心知肚明,司馬懿也看的透徹。可司馬懿就是不說出他想要的那個答案。

“唉”曹操長嘆一聲。

“子孝戰死荊州,儁義亡於子午谷,妙才戰死雍涼,元讓被敵所俘,生死未明。”曹操目露悵惘。

“許褚擋不了馬超多久,此刻拼死抵擋了。”

“仲康他跟隨孤多年了,不是兄弟,勝似兄弟。孤不想他最後與典韋一樣。”

司馬懿在下方聽著曹操的傷感語錄,面無表情。

“這一戰打到現在,也該是時候落下帷幕了。”

“臣謹遵大王之命”

“請大王下令,我軍該如何行事?”司馬懿又拱手說道。

曹操目光深邃,看似在看司馬懿,其實不然。

“劉安諸葛亮用兵。”

“派馬超繞襲我潼關,又派兵擷取崤山函谷,斷我軍正面之後路。”

“只剩下武關一路毫無動靜,該如何做,劉安與諸葛亮已經替孤選好了。”

曹操心裡明白,此刻他和劉安,劉備三人心意是相通的。這一場大戰打到現在已經足夠了,從年初打到年末。

他與劉備都已經精疲力盡了。

曹操的目光此時真正看向司馬懿。

曹操:“傳孤的令諭”

“命許褚退回潼關,全軍往武關方向撤退。”

“在飛馬傳信於張遼徐晃,讓他二人領兵北上。與我軍會合之後,合軍退回許昌。”

“喏”

曹操又說道:“至於如何應對劉安和諸葛亮可能派來的追軍,由你全權應對。”

“喏”司馬懿應下。

當夜許褚敗退回潼關,馬超趁勢掩殺至潼關城下。

司馬懿領一部主力斷後,曹操及曹丕領兵往武關退去。

司馬懿不顧一切,為阻擋劉安,直接火燒潼關城。這遲滯了劉安進軍的速度,掩護曹操繞山嶺地帶撤退。

隨後司馬懿領軍追上曹操。

曹軍退到武關之後,張遼徐晃率軍北進,兩軍相互掩護之下退回了許昌。

劉備在魯陽按兵不動,在曹操撤軍反撲之時,主動撤離,退回荊州。

此一戰,真的,曹操與劉備都精疲力盡了!

無論是客觀實力,還是各自的體力,精神,都達到極限了!

此一戰自荊州起,三家混戰。到雍涼結束,兩家全力交鋒。

從建安二十一年初,打到了年末。

孫權謀荊州無功而返,曹操損兵折將四五十萬。

而劉備雖然安定荊州,奪得雍州與關中半壁,但自身的損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這場大戰之下,似乎沒有真正的贏家。

或失人,或失人失地,或一無所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初唐之天崩開局

風乾犛牛

三國之雄漢重鑄

無塵瞭然

重生南宋,凡人稱帝傳

我愛左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