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塵瞭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章 賭!,三國之雄漢重鑄,無塵瞭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安宣佈繼續北伐之後,諸葛亮與周不疑前來與劉安商議。

“世子,曹操向長安先後增兵。”

“此時長安之兵恐怕已經有十多萬人了,而我軍不過八萬餘人。要想進攻長安恐怕力量不足”諸葛亮說道。

“先不說曹操若堅守長安不戰,我軍拖不起,如果我軍進攻長安失利,曹操趁機揮軍西進。”

“面對曹操十多萬大軍,我軍也難以抵擋。”諸葛亮擔憂的對劉安說道。

“曹操老謀深算,而那司馬懿也絕非尋常人物。”周不疑開口。

“當初遼東公孫康起兵,曹操派這個司馬懿出征。率領數萬兵馬,四月之間來回奔襲數千裡而就此平定遼東。”

“可見其謀略手段非凡。”

劉安坐在主位上,他此時的臉色還有些蒼白。聽著兩人所說,他並沒有立即開口。

曹操一生縱橫天下,用兵謀略當世一流,司馬懿又是當世絕頂謀士。兩人加在一起確實是個恐怖的組合。

但若論文膽智囊他有諸葛亮周不疑,他並不怕曹操和司馬懿。

可他難的是要怎樣攻取長安?他的兵力不佔優勢。

諸葛亮:“而且我有一個擔心,因為之前夏侯惇的兵敗,再加上主公率軍進入荊州大戰將起。”

“曹操和司馬懿深通兵略,我軍主動進攻,他們會堅守長安不戰,拖垮我軍戰力。若我軍顯出弱勢,曹操必定會兵出長安。”

“他要拖,我們便陪他拖下去。”

“他要戰,我們也一定要戰!”

在諸葛亮話音剛剛落下,劉安便開口說道。

諸葛亮與周不疑皆看向劉安。

劉安:“雍涼與荊州是兩盤大棋,但是更是整個全域性。”

“我堅持留下北伐,一是為了保住有利形勢。二更是為了策應荊州的大戰。”

劉安眼眸微垂,道:“荊州的大敵仍然來自於曹操,父親率軍進入荊州只要能擊敗徐晃曹仁的大軍,剩下的孫權不足為慮。”

“到時候荊州之兵就可以北上宛洛,完成我們最初的計劃。”

“我們堅守在這裡,就算不能攻克長安,也能拖住曹操的十多萬大軍。”

這樣一來,就是將當初在荊州拖住曹軍,而北伐進軍關中威脅曹操腹地的計劃倒過來。

他在這裡拖住曹操大軍,父親在荊州快速擊敗曹仁,徐晃。退去孫權之後,發兵北上。

那個時候戰火將直接燒到曹操的本土,兩線作戰。再次形成兩路大軍會師中原的形勢。

“虛張聲勢”諸葛亮開口。

“對”劉安點頭。

“我們要在曹操面前虛張聲勢,讓他採取保守策略,一直固守著長安。我們也能保住這來之不易的有利地位。”

“那糧草輜重怎麼辦?”周不疑疑問道。

劉安:“我軍北伐以來,對當地百姓秋毫無犯。對各地農田也絕無破壞。如今已近秋收,我軍可趙麗向當地百姓徵收糧草。”

“再說漢中仍有軍糧可用,我軍駐紮在這裡,從斜谷或從祁山都可運糧。”

說著,劉安又眉頭微皺。

“只是我有一個擔心!”

諸葛亮看向劉安,道:“世子你是在擔心,曹操和司馬懿不會一味的固守長安。一旦看破我軍兵力不足,會趁機襲擊漢中!”

劉安點頭。

“軍師,你來時漢中還有多少人馬?”劉安問道。

諸葛亮道:“主公率大軍東進荊州之後,漢中只留下了一萬士卒。”

劉安默唸,只有一萬士卒,又沒有強將鎮守,漢中的確很危險。

曹操想不到奇襲漢中,可司馬懿這個老狐狸,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初唐之天崩開局

風乾犛牛

三國之雄漢重鑄

無塵瞭然

重生南宋,凡人稱帝傳

我愛左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