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塵瞭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7章 曹丕稱帝,三國之雄漢重鑄,無塵瞭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建安二十四年二月初,朝廷正式正式釋出佈告。
向天下宣佈劉協已於幾日前,在太廟自戕而死,留有遺詔,禪位於魏王曹丕
連帶著釋出了一封“劉協”的罪己詔。
罪己詔中,劉協以自述的口吻敘述自己無德無才。登基多年無功於天下。
上不能安撫社稷,重振旗鼓,興復漢室。
下不能拯救黎民於水火,使天下百姓流離失所,生靈塗炭。
如此罪過皆是他無能所致,雖得魏王父子兩代不遺餘力的匡扶,仍不能安定天下。
內心時常惶恐不安,自責不已。
面對魏王父子兩代,為大漢江山盡心盡力,心中更是常懷羞愧之意。
無顏面對大漢歷代先帝,愧對先祖將基業傳到他的手中。更愧對天下萬民。
不勝羞愧!
以他之才德,淺薄不堪,僭居帝位,實屬僥倖。
在位二十四哉而無寸功,羞愧之下已無顏再居帝位。
然而今日漢室之衰落,並非單于人禍,更是乎天意。
大漢綿延至今四百年,中間衰落,而最終由光武帝中興,可見漢室氣運未衰。
而今日之大漢再歷二百年之劫,天下禍亂久矣,漢室衰弱卻再無人能一挽狂瀾,扶大廈之將傾。
可見時至今日,漢室之氣運已衰,天意不顧。
天意註定,秦之將亡,而漢代之。而今日漢室衰落難以維持,也將由聖主明君取而代之。
此天理常數,無法違背,應當遵循!
魏王父子兩代,恩德遍及天下。
漢室能綿存至今,皆賴魏王輔佐。
朕在數年之前就有意禪位於曹公,可曹公仁德對漢氏忠心耿耿,不願受此大任。
而今日這無力在居皇位,曹公卻已殞沒,實堪憾事!
幸曹公之子,今魏王曹丕賢德如其父,才得兼備。
朕願順從天命,將皇位禪讓於魏王曹丕。
只是朕竊居神器多年,無功無德之下更添許多罪責,心中每念於此,五臟俱焚。
無顏在苟活於世,願一死以謝天下及漢室歷代先祖。
……
在這份罪己詔中,劉協字字泣血,將天下禍亂的罪責攬到了自己的身上。
更是隻說自己無德無才,所以無法重整山河振興漢室。
拿這些話昭告天下,屬實是在自欺欺人了。而且也只是在欺騙自己了。
誰不知道劉協登基以來便被梟雄操控於掌中,就像被關在籠中的金絲雀。
再說到曹氏對於朝廷的輔佐,天下人至今誰人沒有聽過一句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呢?!
而對於劉協之死,許昌城中早已風雨滿城!
流言四起之中,已經有訊息傳到了周邊地區了。
魏王曹丕授意文武百官聯名上奏逼迫劉協退位,禪位於他。
劉協不堪逼迫,更羞於恥辱。
隨後自戕於太廟之中,象徵皇權的傳國玉璽也好似隨著流血死去而不見蹤影。
如今又要稱帝的曹丕手中,並無傳國玉璽。
在這份佈告釋出之後,又興起了一種流言。
不是天意註定漢室衰落,而是天意不在曹丕。
傳國玉璽象徵皇權天授,是至高無上的皇權信物。
劉協是皇帝,是天子,可在他死之後,傳國玉璽不翼而飛。
這是天意表明,曹氏無德,德不配位,不配擁有這個聖物。
可縱使流言四起,紙包不住火,曹丕稱帝也沒人能阻擋。
這封自欺欺人的佈告和罪己詔,阻擋不了謠言,更壓制不了事實。
但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