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塵瞭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2章 逼宮(二),三國之雄漢重鑄,無塵瞭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華歆分毫不讓的直視著漢獻帝,目光堅定而無情。

“陛下,大漢傳至今天已歷四百年,自桓帝,靈帝以來,天下大亂”華歆說道。

“亂賊四起,天下戰火不斷,百姓流離失所,大漢天下有覆滅之險。”

“而陛下自當初即位以來也對天下百姓毫無恩德。”

“是先王率軍平叛,力挽狂瀾,護住朝廷而後掃平中原,使百姓安居樂業。”

“先王之功德,中原百姓感恩戴德,若無先王,陛下恐怕早已隕於戰火之中,死於亂臣之手。”

“先王已逝,陛下無法報其恩德。”

“但如今魏王尚在,陛下無法報父恩,就應該報於子身。”

“以天下相讓才能報答魏王父子兩代的恩德及功業。”

“陛下自登基以來毫無建樹,對於帝王來說,這是對天下百姓的一大罪過。放到武帝之時,陛下應該自頒一封罪己詔,來向天下臣民謝罪。”

漢獻帝聽到華歆此話,都明顯驚了一下。

罪己詔?!

放在漢武帝身上,那是對自己功過的評說,後人無人敢於詬病。

可他呢,漢獻帝內心在滴血。

他自登基之初,就一直是掛著皇帝的名,實際上當著傀儡。他是對於天下百姓沒有任何恩德,可是這豈能怪罪於他呢?

如果真下一封罪己詔,不過是對他的羞辱而已!

華歆繼續說道:“如今魏王恩德,我等臣工也不願意看到陛下發罪己詔。”

“但是魏王恩德,功比於天,陛下除了禪位之外,沒有別的選擇。”

“自黃巾之亂後的天下大亂,也已經證明著大漢氣運已盡,天時如此。”

“陛下不應再來推脫,阻礙天意,更逆人心。”

華歆說著,拿出了一封他替漢獻帝準備好的禪讓詔書。

“陛下,臣等不想勞煩陛下。禪位詔書臣等已經替陛下擬好,只需陛下點頭。”

“你……!”

漢獻帝聞言指著華歆,一臉氣急,說不出話來。

他已經預料到了今日朝堂的局面,但他沒有想到這些人竟然如此急不可耐。

竟然連禪位詔書都替他擬好了,他的這幫“臣子”還真是會替他著想啊!

漢獻帝內心氣急,指著華歆苦笑著流下了淚水。

華歆絲毫沒有顧及漢獻帝的哀傷之狀,在這滿朝群臣之中,此刻的漢獻帝在他們眼中更是無能懦弱。

華歆繼而拱手說道:“臣請陛下順天應人,禪位於魏王。”

在華歆之後,滿殿之中戰的文武群臣盡皆齊聲對漢獻帝說道。

“請陛下退位,禪位於魏王!”

漢獻帝看著這文武群臣,無奈苦笑,內心苦澀。

滿殿大臣無一例外的站了出來,甚至比平時上朝時的朝賀之聲還要整齊,還要洪亮!

殊不知在多次的謀劃之中,曹操幾次對朝臣的清洗,曹丕繼位後又對朝臣的一次大換血。

朝廷中的文武百官,別說是否還有心向漢室的人,就算還有那麼一小部分。在面對曹操及曹丕兩人的狠辣政策,又有何人敢出來說一句話呢?

再說剛才華歆所說的也是事實,如果沒有曹操,漢獻帝早已死於戰火之中。漢室朝廷也早已不復存在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漢獻帝和漢氏朝廷的存在,也只不過剩下一個空殼子和一個形式罷了。

真正的政令法度早就自魏王而出了,到如今,一切也只不過是由虛到實。

將裡子擺到擺到明面上罷了。

“好”

“好”

“好”

“哈哈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初唐之天崩開局

風乾犛牛

三國之雄漢重鑄

無塵瞭然

重生南宋,凡人稱帝傳

我愛左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