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塵瞭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2章 以品分級!,三國之雄漢重鑄,無塵瞭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安大喜之日過去之後,在劉備和諸葛亮等人的特意囑咐下,劉安並沒有迴歸到政務之中。

而是帶著諸葛果在蜀地之中四處遊覽,就算是度蜜月了。

十多天後,劉安才帶著諸葛果回到成都,並開始投入對政務的處理。

當初曹操病逝的訊息傳來,確實引起了一段時間的震驚。但是在劉安不動態度的指示下,各地依舊保持穩定狀態,繼續休養生息。

王府大殿的側堂中,劉安與諸葛亮相互配合,一同處理著政務。

諸葛亮將一些要緊公物看過之後,分析出主要問題,交給劉安做出最後批覆。

“近兩年來風調雨順,蜀中各地大熟,陳糧累積於倉,各地郡府都上奏,如有需要則速請調撥。”

諸葛亮:“蜀中沃野千里,囤積的糧草已不止百萬擔。蜀中根本用不了這麼多糧食,一直積壓於倉中,既無用也是累贅。”

劉安聽後,接過諸葛亮遞來的奏報在上面批覆了。

“蜀中已經完全成為大後方,所產出糧草,軍械都需要運往前線使用。”

“讓各郡府將倉中糧草集中運往成都,再由成都分撥。運往雍涼長安,荊州一線囤積。”劉安道。

現在的防禦重點在荊州和長安潼關一線,而這也是日後進攻的橋頭堡。

糧草,兵馬,軍械這些早晚都要運過去的。

“廣漢,巴郡等地上奏請求撥款。今年幾場雨水使道路多有塌毀,要整修北上和東出的道路。”諸葛亮道。

“日後蜀中糧草兵馬都還要北上增援,路還是有必要修的。”

劉安:“不僅路要,修水路也要修,還要是蜀中各處水利能夠完整執行。”

“這件事準了。”

劉安看向諸葛亮,“讓李嚴全權監督此事,務必在一兩個月之內修繕道路維護好各處水利及東出荊州的道路。”

諸葛亮聞言點頭。

“漢中諸郡也已經整合完畢,三郡之地有三十萬人口。可以傳令下去,著漢中太守諸葛均,擔任益州別駕從事。”

“以他在漢中的政績完全能夠擔任此職了。”劉安怕諸葛亮多想,又說道。

諸葛亮聽到劉安的話也沒有再多說什麼,他雖然不希望別人說他藉機抬高自己的兄弟。但他也不會為了一點名聲,而阻斷靠自己能力提升的兄弟的前程。

既然坦坦蕩蕩,又何必多此一舉,弄得人心生怨。

“軍師,說到此事,我正有一件大事要與你商量。”劉安又說道。

劉安與諸葛亮此時已經是翁婿關係,但是在公共場合,劉安仍稱諸葛亮為軍師,諸葛亮也稱劉安為世子。

此時在處理政務也是一樣的。

“世子請說”諸葛亮轉頭道。

劉安:“我想對官制和軍職做一些改良,以便於更好管理和做事。”

諸葛亮聞言微微凝眉,對於官制和軍職,自古以來已成定例,他不知劉安還要作何改變。

劉安繼續說道:“大漢的官制和軍職雖然由來已久,也基本形成了一個系統。但是對於級別的劃分,和管轄事務的區分仍有些混亂。”

“特別是現在這個時局,朝廷名存實亡。我們掌握著地方行政,可是有些職務我們是無法涉及的。”

“還有軍中職務,雖然有著高低等級之分,但都是以將軍號來做區別。一旦有人升職就要另換將軍號,太過麻煩。”

劉安看向諸葛亮,“對於官制現在我只想要做出略微的改變,但對於均值應當可以說是要做出一些具體的調整。”

“尤其是我重新準備了一套選官制度!”

諸葛亮聞言目光微驚的看向劉安,這樣一篇說下來還是小的改變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初唐之天崩開局

風乾犛牛

三國之雄漢重鑄

無塵瞭然

重生南宋,凡人稱帝傳

我愛左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