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塵瞭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7章 曹操立儲(二),三國之雄漢重鑄,無塵瞭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曹丕府上,在大堂之上,曹操宣佈完所有決定之後,眾人便盡數散去了。
而今天曹操所釋出的命令也註定成為在場的所有人私下議論的重點。
大部分人都會猜測今天以後的形勢發展,和曹操如此安排的用意。
尤其是事關幾位公子的安排。
曹操年事已高,文武百官曾多次向曹操建言,冊立王世子以安定人心,鞏固基業。
但曹操可不是單憑文臣幾句諫言就能主導他做事的人,所以雖然一直有人建議,但曹操一直沒有明確定音,要令哪位公子為世子。
再者說即使立了王世子,最後承繼曹操大業的人,到最後一刻誰也說不準。
一些在朝中為官的人大都把眼睛放在這件事情上,一刻也沒有鬆開過。
雖然表面上礙於曹操的威嚴,不敢談論和公開表明態度。但是私下裡大多人已經在押寶和站隊了,一個人的仕途要想走的長遠。一看自己的功勞積累,二看對於君主的忠誠
無論對於什麼人來說,改朝換代都是一些人飛黃騰達的機會。
一旦自己所支援的人登上了君位,那自己在未來的地位也會隨之水漲船高。
曹操膝下的幾名公子尤以年長的曹丕,曹彰,曹植三人最為引人注目。
此次曹操所宣佈的事情中,就事關這三人。
曹彰一向勇武,隨軍出征也是合情合理。
作為公子中最長的曹丕,雖然表現並不出眾,但時常待在曹操身邊,此次跟隨曹操前往巡視鄴城,也算是說得通。
而四公子曹植,因為其出眾的文采,從來都受到曹操的讚賞和喜愛。
而曹操此次出巡鄴城,更是直接讓曹植來掌管御林軍。
許昌畢竟是朝廷所在,都城安危實乃重中之重。這事本身和其中所蘊含的深意,由不得百官不去推測,曹操的用意所在。
曹丕目光呆愣的走了出來,聽著文武百官的竊竊私語,徑直上了馬車回了自己的府邸。
司馬懿出來之後,也趕忙命人駕車跟上曹丕。
曹丕府上,
“先生,你不是說讓我請命隨軍前往嗎?”
“可父親的意思,怎麼好像有所針對似的?”曹丕質問司馬懿道。
曹彰隨軍出征去白撿那個大功勞,曹植整天舞文弄墨,不問政事。卻又掌握了御林軍,掌管許昌防務。
在曹操離開之後,整個許昌將由他來負責。
文武百官所議論的聲音,更是讓曹丕心中暗暗恐懼和煩惱。
“我之前雖然表現不錯,和父親一直對我不冷不熱。現在又讓曹彰和曹植建立大功和掌握要務,卻只讓我隨行鄴城。”
“我恐怕是沒機會了。”曹丕失魂落魄的說道。
司馬懿聞言,則說道:“公子不必灰心,也不必聽那些庸碌之人的議論猜測。大王天威難測,豈是那些人能夠看破天機的。”
聽到司馬懿所說,曹丕不由得轉眼看向他。
司馬懿接著說道:“自大王稱王以來,上奏大王冊立世子者數不勝數。而直到今天大王都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覆。”
“所以在今天也不會因為一些事情而立即決定世子人選。”
“其實很多人也明白,公子也該明白。就算現在冊立了世子也不代表大王最後的心意會把大業傳給誰。”
司馬懿滿臉輕鬆淡然,說道:“現在的世子之位只不過是投石問路而已。”
“為了一塊石頭,公子何必如此執著,丟了氣度,失了方寸呢。”司馬懿負手說道。
曹丕聽完司馬懿的話,慢慢的迴轉了過來,穩住了自己慌亂的心神。
“先生,那你說父親此番的用意為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