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塵瞭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7章 江東雙璧,三國之雄漢重鑄,無塵瞭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權命呂蒙擔任了大軍副都督,又讓陸遜擔任了水軍統帥。
荊州一場大戰過後,江東水陸兩軍加在一起,剩餘兵馬也不足十萬。
荊州大戰未開始之前,孫權就下令全面徵過一次兵。那時的江東兵力達到了巔峰,就足有二十餘萬兵馬。
可隨後經過孫權在合肥敗了一次家,損失了兵馬。
荊州大戰,孫權前前後後投入了全部家底。
也幸好是曹操同時與劉備開戰,不然以孫權對江北空虛至極的防禦,再讓張遼率一支勁旅便可長驅直入!
對於此時的江東來說,第一等要務便是恢復實力,休養生息。
而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恢復軍隊實力。
以江東現在不滿十萬人的兵馬,是不足以自保的。
陸遜上任水軍將領之後,立即對損失殆盡的水軍進行了兵力補充。
江東水軍在與荊州水軍長江一戰之後損失慘重,又在隨後文聘率軍直取柴桑水寨的戰役中,幾乎全軍覆沒。
孫權讓他重建水軍,確實是在重建。因為現在的江東水軍只剩下一個空架子了。
陸遜上任之後,一個月的時間裡迅速將水軍恢復到了兩萬人的規模。
先不要講求質量,想要恢復以往江東水軍的風采,也得先要有人才行。
兩萬水軍,等於兩萬新兵。
陸遜及淩統,但有他們兩人是不行的。孫權提拔了他們,他們要大力提拔原江東水軍剩下的基層骨幹。
一兩個月的時間裡不斷的忙碌,算是把水軍重新拉了起來。但是要想恢復昔日的風采,不是一兩個月能決定的。最少需要一兩年的時間。
而江東步軍方面同樣在荊州一戰中損失慘重,整個江東上下各地兵馬加在一起不過八萬餘人。
而集中在柴桑一帶的兵馬就達到了五萬餘人。
周瑜提拔呂蒙為副都督之後,周瑜雖然身在柴桑。但孫權已經讓呂蒙將步軍大營移到了丹陽郡。
一則柴桑擠著水陸兩軍太過擁擠了,二則步軍改駐丹陽,既可以恢復兵力,也可以就近拱衛吳郡建業的安危。(孫權在不久前又將都城遷到了建業)
除了這兩個原因之外,孫權讓呂蒙把布軍直接牽到丹陽來。還有另外一個原因,但他沒有明說。
周瑜是知道的,但她也沒有說什麼。
周瑜現在的身體已經虛弱不堪,全部軍務已經委託在了呂蒙及一眾將領的身上。
把步軍直接遷到丹陽駐紮,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呂蒙奉孫權之命將布軍遷到丹陽,駐紮之後,便大肆擴充了一番軍力。
丹陽大營兵馬擴充到了七萬人,再加上駐防在江北和建業一帶的步軍,步軍的總兵力已達到了十萬人。
一些基本的擴軍還在繼續,孫權將魯肅當初給他的建議精兵良將拋之腦後。
步軍兵力擴充之後,孫權看水軍兵力尤其少,便從步軍中調了一萬五千兵馬編入水軍。
孫權也是清楚自己麾下步軍的實力,自當年兄長孫策去世後,江東步軍便漸漸沒有了往日的雄風。
更隨著幾名有突出步戰能力的將領的隕落,江東步軍的作戰能力也隨之下降。
但江東水軍戰力再強大也不可能頂替步軍的作用,各地的郡縣城池的防守,步軍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除了擴充軍力這一條,孫權並沒有完全聽從魯肅的建議。其他的孫權都是聽從了魯肅的建議,在進行休養生息。
江東最早撤出大戰,四個多月的休整。終於讓孫權感到恢復了一絲底氣。
柴桑,魯肅今天突然趕到了這裡。
魯肅的身體也不怎麼好,但是他還是撐著一路顛簸來這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