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塵瞭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5章 徐庶之於劉備,三國之雄漢重鑄,無塵瞭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諸葛果在後方等候諸葛亮已經很久了,為的就是與諸葛亮一起返回成都一家團聚。

現在雍良涼戰事結束,劉備返回成都,諸葛亮也終於決定要回去了。

而與他同行的不只有左慈和諸葛果,還有離開多年的徐庶!

“父親,世子難道不和我們一同回去嗎?”

臨行前諸葛果問諸葛亮道。

諸葛亮回答道:“世子不與我們同行。”

“為什麼?”諸葛果又問道。

諸葛亮笑著回應,道:“長安初定,邊境防務,還有涼州問題都沒有解決。這裡需要世子留下來主持大局,世子暫時還不能返回成都。”

諸葛果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左慈看著暗自出神的諸葛國,笑而不語。

而一旁的徐庶則對諸葛亮說道:“孔明,你這女兒不但聰明伶俐,而且福源廣大呀!”

“果兒,你怎麼對世子的事情那麼關心啊?”徐庶又對諸葛果問道。

“啊?”剛剛出神的諸葛果被徐庶一句話給拉了回來。

“徐伯伯,我只是好奇問一下而已。”諸葛果答道。

徐庶是諸葛亮的至交好友,又年長於諸葛亮,諸葛果自然要尊稱其為伯伯。

他們駱穀道返回,此時已經進入漢中境內了。

“元直,我們已經進入漢中境內了。”

“子衡正在漢中擔任太守,你們也許久未見了,等途經南鄭時,咱們稍作休整,敘舊一番。”諸葛亮對徐庶說道。

子衡是諸葛均的字,徐庶作為諸葛亮的好友,當年時常往南陽隆中與諸葛亮遊玩。與諸葛均當然也是相熟的。

入了漢中再往南走,不消幾日便能到成都了。

徐庶想著臉上多了幾分感慨之色。

“當年荊州一去,轉眼已過八年之久。八年物是人非,感慨非常啊。”徐庶感慨道。

“八年的時間裡,你幫助漢中王奪下荊州,益州。成就一番功業。”

“可我卻因當年的一時糊塗,荒廢了這八年的光陰啊。”

徐庶轉頭對諸葛亮說道:“孔明啊,當初我就勸說你與我一同投靠漢中王,可你當時還要留心觀察一番。”

“你看你若早出山幫助漢中王,今日局面不知早已實現多時。天下也離安定更近一些。”徐庶對諸葛亮說道。

諸葛亮聞言一笑,說道:“元直,當年你若留下,不會比我做的差。”

“再者說,主公能成今日之大業。也並非我一人之功。”

“有主公與世子在,才是成就大業之先機啊!”諸葛亮輕嘆說道。

徐庶也笑道:“我當年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便是向漢中王引薦了你。”

“沒有你徐元直,我還在南陽隆中躬耕呢!”諸葛亮笑道。

“你孔明有經天緯地之才,包藏宇宙乾坤之能。即使我當初不向漢中王舉薦於你,漢中王身在荊州,早晚會求教於你。”

“能臣配賢主,這一定律豈能逃脫呀?”

“你孔明豈能甘願侍奉於庸碌無能之輩。”徐庶道。

“不說了,咱們趕緊入漢中。然後返回成都。”

“主公若是知道元直你回來了,肯定大喜過望!”諸葛亮說道。

“離開八年了,當年離開漢中王,我萬般不捨啊!”徐庶神傷道。

“可是曹操以我母親相逼,我不得不去。可到頭來卻淪為一場空啊。”

“如今時過境遷,我真不知該如何面對漢中王。”徐庶黯然道。

“元直”

諸葛亮勸道:“你放寬心些,當年之事,怪不得你。”

“你素來孝順,曹操以你母親相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初唐之天崩開局

風乾犛牛

三國之雄漢重鑄

無塵瞭然

重生南宋,凡人稱帝傳

我愛左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