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塵瞭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3章 破馬張飛!,三國之雄漢重鑄,無塵瞭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後也是安下心來。他有如此擔心也是情有可原,畢竟他一步步走到今天絕對可以說是步步維艱!
之前那一次大戰是他化繭成蝶的蛻變之戰,經歷了化形之苦,終於撐到撥雲見日。
根據他們當年的隆中謀劃,維持現在的局勢繼續下去,不消幾年實力大成。便可依照當年高祖的路線,進軍中原而取天下。
雖然於公是這樣說,但於私來說,諸葛亮心中對周瑜之死是有別的想法的。
對於周瑜之死他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情緒波動,又或許說他不知該如何審視他與周瑜之間的關係。
他與周瑜聯絡最緊密的一段時間不過於赤壁之戰,當時孫劉緊密聯盟,他代表主公,周瑜代表江東孫權。
在這一戰中,他和周瑜很難說是朋友,也很難說是敵人。他面對周瑜的針對與忌憚,幾次三番的想置他於死地。
他大多時候無聲化解,最後一笑置止,對於周瑜的所作所為,他非但不惱怒而且十分理解。
換位思考,他站在周瑜的角度上,恐怕也要和周瑜做出一樣的選擇。
而他在面對和破解周瑜的手段時,大多隻是覺得可笑。
堂堂的江東大都督,在面對大敵之時,不專心致志的用兵。卻考慮的太過“全面”,在一些時候似乎是本末倒置了。
諸葛亮想到這裡,內心無奈一笑,微微搖頭。
對於周瑜其人,他心中給出的評價是忠誠,耿直。是一個難得的對手和出色的將領。
其領兵才能和胸中志氣,為世間頂尖。能與這樣的人傑亦敵亦友,可以說是人生一大幸事。
對於其今日之結局,諸葛亮心中也沒有多少悲愴,或許有的只是惋惜和感嘆。
他和周瑜亦敵亦友,或可稱為知己,又或稱為死敵。之間其實並沒有多少友情的存在,更多的是隱藏在心中的相互的欣賞。
這樣的亂世能人輩出,各種人傑在世上走一遭,留下精彩紛呈的世間。
周瑜這樣的人傑,在如此年紀便飲恨西去。實堪嘆惋,更是可惜!
於公,對於周瑜之子,他可以坦然無畏。但於私來說,他心中是有動容的。
正當諸葛亮心中惋惜之時,卻見一名屬官疾步走了進來。
諸葛亮聞聲微微抬頭。
“軍師,世子長安急報,指明送報軍師能您!”屬官道。
諸葛亮聞言一愣,不知是有何急事,世子會在此時送急信於他?
諸葛亮伸手接過劉安的密信,開啟看了起來。
諸葛亮放下手中的書信,臉上微微露出笑意。
“世子真是憂思深遠啊!”諸葛亮輕笑一嘆。
劉安在信中勸說他,千萬不要過江前往弔唁周瑜。只需派一信使前往江東致哀即可。
劉安在信中千叮嚀萬囑咐,洋洋灑灑千餘字,總之一句話就是讓諸葛亮不要過江。
此時劉強孫弱,諸葛亮要是過江恐怕不會有什麼好結果,更會造成極其不利的局面。
諸葛亮輕笑著抬頭看向送信屬官,“你替我派人回覆世子,說我忙於政務不會去江東弔唁的。”
“喏!”
“你再派一人,帶我信件,前往江東交給魯肅,以代表漢中王對於周瑜逝世的哀悼。”諸葛亮又說道。
“遵命”
諸葛亮說罷提筆便開始書寫悼文。
劉安是關心則亂,諸葛亮心裡也跟明鏡似的。我們此時和江東的巨大實力差距,他如果去江東則會給劉備的大業帶來危險。
對於周瑜之死,雖然惋惜,但也只能是惋惜了。
如果最後的結局是他們的勝利,這或許是他們作為對手,最好的結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