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塵瞭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0章 銅雀臺之會,三國之雄漢重鑄,無塵瞭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鄴城,銅雀臺。
銅雀臺是曹操在建安十五年的時候修建的,那時候是赤壁之戰的兩年後。
曹操退回中原之後,又開始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勵精圖治,屯田,養民。
可以說在這段時期北方是完全安定的,曹操修建銅雀臺,一是為了彰顯功績,宣揚威名。二是彰顯鄴城的政治地位,穩定人心。畢竟隨後曹操進衛衛宮之後,便將鄴城定為了魏公國的都城。
除了這兩點之外,可能顯得尤為重要和明顯的一點便就是他的軍事作用。
因為銅雀臺並不是孤零零的一座高臺,而是由銅雀,金虎,冰井,三座高臺合在一起才能真正稱為銅雀臺。
三座高臺足可俯視鄴城全貌,透過這裡可以固守城內防禦。並且在這裡儲藏兵馬糧草輜重。
但除了這些原因之外,能讓節儉的曹操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修建這三座高臺,也在一定程度上彰顯出曹操的野心!
如此顯著的工程,如此長遠的設計。他沒有建立在作為朝廷都城的許昌,而是建在了自己公國都城的鄴城。
其中的寓意不言而喻。
銅雀臺雖然有諸多作用,但北方安定之後,中原並沒有發生過大的兵亂,所以這三座高臺在平日裡,時常用作祭祀和曹操宴請百官的宴飲之處。
但近年來實處多事之秋,因為各種事物,曹操在沒有到這裡舉行過什麼宴會。
可沉寂已久的銅雀臺在今日卻突然熱鬧了起來。
早在幾日前便來了詔令,令人清掃打理裝飾銅雀臺,魏王曹操要在這裡重開宴會,宴請百官。
只見銅雀臺被打掃的乾乾淨淨,一層層的看上去,地毯鋪地,隆重而奢華,威嚴鄭重!
曹操當初命程昱和鍾繇官員進駐鄴城,此時可以說半個朝廷都已經搬到了鄴城。
自夏侯惇靈柩回都之後,曹操便又一直稱病不出。甚至已經傳言曹操的身體已經危在旦夕,但是一直都沒有準確的訊息。
朝廷大事都是由世子曹丕代為傳話,但見曹丕恭敬本分的姿態,裡裡外外的人雖然眾說紛紜,但也始終不敢確定。
畢竟如果曹操真的出現了意外,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作為世子的曹丕。他馬上就可以靈前繼位。
可曹丕既然一直在傳達著曹操的命令,那就證明曹操沒事。
可曹操一直不露面,也不免讓人懷疑他的身體狀況,是否跟傳言中的差別不大?
也有人有著心懷不軌的動作,但是曹操無論是隱是出,都對朝廷的動作掌控的一清二楚。
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暗地裡的小動作,當然也逃不過曹操的眼線。
曹操一直不露面,最引起懷疑的便是曹操的幾個兒子。尤其是仍舊有意爭奪那個位置的幾個。
曹彰自然不用說,是兄弟幾人最早從軍的,且有戰功在身。對於曹丕並不服氣,一直有意於世子之位。
而曹植雖然在曹操冊封曹丕為世子之後,沒有表現出更多的情緒。但心中不免有意,而且跟隨他的那些文人墨客,也是極力想要推曹植登上那個位置的。
畢竟他們跟隨在曹植身邊,看中的不僅是曹植的詩文才學,更是他的身份和地位。
雙方都在暗自試探。
對於兩個兒子,曹操自然不能做出什麼直接的舉動。但是對於那些在暗中推波助瀾,別有用心的人,曹操也絕對不會放過。
正當那些人心懷不軌,暗自謀劃之時,卻在一夜之間被一網打盡。
曹操在無聲無息之中就掀起一場血雨腥風,也在無聲無息之中解決了一些未來的阻力,繼續以他無上的威嚴震懾著朝野內外。
到了銅雀臺之會這一天,受邀的各路官員都急忙趕往銅雀臺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