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塵瞭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章 升級版“舌戰群儒”,三國之雄漢重鑄,無塵瞭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豈不聞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沒想到江東文武竟皆是目光短淺的燕雀。”
“我主劉玄德據守新野樊城,以微弱將兵抵抗曹操大軍。先不說早前挫敗曹軍之事。”
“就說不久之前我主劉玄德在博望坡,新野,當陽之地連挫曹軍使曹操兵力損傷!”
“三把大火燒的曹操損失慘重,而今天下,試問有誰能與我主相比,以微弱之兵力而創泰山之曹操?”
“即使管仲樂毅,又能比乎?”
“我主棄城池而護百姓,如此仁義之君,百世以來可有聽聞。”
張昭語噎。
“諸葛亮,任你舌燦蓮花,可憑你一副口舌能說退曹操百萬大軍嗎?”又有人出來反駁。
“打仗靠的不是口舌,而是要靠真刀真槍的。今你主劉玄德已經兵敗如山倒,何故還來牽連我江東?”
“我主以微弱之力尚誓死抗擊曹操,反觀江東兵強馬壯,卻龜縮於此,諸位何有顏面笑我主公喪城失地呀!”
“江東諸臣風骨何在呀?”
諸葛亮淡定輸出一波反嘲諷。
…………
…………
接下來諸葛亮依舊是一番穩定的語言攻擊輸出,打的江東諸人無還手之力。
江東諸臣對付不了諸葛亮,只得讓諸葛亮通關去見孫權了。諸葛亮離開時的風輕雲淡,可謂是對這些江東諸臣的最大嘲諷了。
諸葛亮來到內殿面見孫權。
“先生,曹操有多少兵馬,戰將呀?”
寒暄過後,孫權直接問道。
“回明公,曹操有大軍百萬,上將千員。”諸葛亮直接答道,把剛才魯肅的話拋到了九霄雲外。
孫權聞言雖然表面上聲色不顯,但心中卻是惶恐不已。要知道他這輩子也只是個孫十萬啊!
“先生,這會不會有詐呢?”孫權試探性的問道。
“回明公,曹操原有兵馬二三十萬,攻克河北之後,又得袁紹殘兵三四十萬。而後又新募集兵馬二三十萬,拿下荊州之後,又得荊州兵三十餘萬。算下來足有一百二三十萬,實際上也只會更多。”
“上將千員確實有誇大之處,但能征善戰者也不下三十員。”
諸葛亮說的風輕雲淡,孫權心中卻是驚濤駭浪。
“吳侯勿慌,曹操是有百萬之重,實際戰力卻已不足三成。”諸葛亮真是在玩孫權的心態,剛才是嚇,現在該喂定心丸。
“請先生細說。”孫權趕忙問道。
“一則曹軍不熟水戰,而江東水軍強大。”
“二則曹軍多為北方人,來到南方水土不服。”
“三則曹軍內部各種士兵混雜而成,軍心並不統一。”
“如此三者下來,曹軍戰力遠不及百萬大軍。若我們孫劉兩家聯盟,江東以水戰,我主以陸戰,破曹之事如探囊取物。”諸葛亮自通道。
對於諸葛亮的自信,孫權並沒有表態,而是說道。
“我江東文武現在大多勸我降曹,先生以為如何?”
諸葛亮輕笑,“抗曹需要費力死戰,而降曹只需要動動嘴,彎彎膝蓋就行了。確實要比抗曹簡單多了。”
“到時候曹操會為明公在中原建一座金色的籠冢,讓明公在內盡情遨遊啊!”
“而且在下聽說曹操早就覬覦大喬小喬之美貌,若明公投降,恐怕……”
諸葛亮輕輕一笑,沒有說下去。
孫權聽的眉頭緊皺,神情緊繃。
“以先生剛才所言,孫劉兩家聯合抗曹能有多少勝算?”孫權問道。
“若單我主公可有三成,若明公不降曹,而抗曹則有六七成。”諸葛亮輕搖羽扇微微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