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3章 公立圖書館,明朝的現代化改造,鵲喜,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今天是荊州公立圖書館開館的日子。
作為餘家軍掌控中的第一座圖書館,餘誠籌劃中的圖書館是一座三層的鋼筋水泥建築,然而缺乏材料與熟練的施工隊,導致工程還停留在圖紙階段。
時間不等人,餘誠只能將一處沒收的前主簿的宅院改造一番,掛上了荊州公立圖書館的牌子。
還有一個原因是張民表年紀大了,餘誠生怕這老頭哪天噶了,見不到自己許諾給他的圖書館,在地底下還要罵自己不講信用。
這圖書館裡藏書有將近一半是張民表的貢獻。餘誠在開封時將張家藏書一掃而空,才逼迫張民表舉家隨之南下的。
其實張民表應該感謝餘誠才對。在原歷史中開封被黃河淹沒,張民錶帶著一家人和自己最寶貴的書冊畫卷登木筏逃命。因為人多導致木筏翻沉,除了張民表的小兒子活命外,其餘人全部遇難。
現在張家老少一個人都沒少,連家中藏書都被餘誠還了回來,所以張民表今天難得的開懷大笑,看餘誠似乎也不那麼討厭了。
“餘司令真乃神人也!數萬冊書,這才一個多月,竟然真的抄出來一套。”張民表手裡拿著一本書,忍不住感慨著。
一個月?
餘誠也在感嘆,在明朝是一個多月,放在現代只有兩個星期不到,就把張家的藏書全留了影印版,為此自己光加班費就掏了多少出去。
因為時間太短,即使印表機都乾冒煙了好幾臺,也只不過印出了四千多卷書。再加上餘誠從現代蒐羅來的一些,才給圖書館搭起了架子。
“賽庵先生,我沒哄騙你吧?”餘誠笑著對張民表說:“你手中藏書沒少幾冊,在開封時答允你的圖書館今天也開張了?”
張民表狠狠瞪了兒子一眼,少的那幾冊書就是兒子半路逃跑被抓後,餘誠作為懲罰扣留的,還是前宋的孤本,讓張民表想起來心裡都在滴血。
“以後真的是所有人都可以來這圖書館讀書嗎?”
“不用以後,從今天起,所有百姓都可以進圖書館閱覽群書。不過他們只能在館內閱讀,只有辦理了借閱證,才可以將書借回家中,定期歸還。”
其實說是所有百姓,但這個圖書館的主要服務物件還是本地計程車子,百姓們頂多進來瞧個新鮮。
至於借閱證,想辦理有三種途徑,一種是花錢辦理,二十兩銀子一張;一種是有人作保,張家有二十個作保名額,李家與崔家各十個;最後一種則是在餘家軍中任職的。
崔應朝拄著柺杖道:“漢朝蔡邕整理官府藏書,將七部儒家經典刻在洛陽太學門外,使人人皆可觀看。熹平石經,一時傳為美談。”
“今日餘司令建立此公共圖書館,還是世間頭一遭。若非時局動盪,此事堪為文教盛舉啊!”
要知從古至今藏書者眾多,有官府藏書、私人藏書、書院藏書、寺觀藏書,但都是敝帚自珍,不對大眾開放,所以崔應朝才有此嘆。
圖書館開館,張民表、李光壂、崔應朝還有荊州本地舉人都受邀參加開館典禮。即便有許多人心裡視餘誠為賊,但對此文教盛舉,眾人還是捏著鼻子來了。
聽到崔應朝此言,李光壂禁不住皺起眉頭看著他,心中驚疑不定,這崔應朝莫非真要投誠嗎?
轉念一想,自己現在也在為餘家軍做事,儘管他自認為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但在外人眼裡,自己已經從賊了。
典禮過後,崔應朝在眾人注視中對餘誠說道:“餘司令可有閒暇,對這圖書館事宜崔某心中有些想法,還想向餘司令請教。”
眾人聽後人人側目,崔應朝挑在這個時間請教,明顯是宣告自己要從賊了。李光壂雖然也是餘家軍幕僚,但他說到底只是一個貢生,而崔應朝卻是舉人。
舉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