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3章 尋親,明朝的現代化改造,鵲喜,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恪的年紀算大的。他們已經到了上學的年紀,每天都和原田莊子弟一起讀書。
陳恪以前家中經營店鋪,生活還過得去,早早就送去私塾讀書,學習底子比其他同學都好,如今在學堂中成績也是名列前茅。
來到學堂中,老師還沒有來。陳恪沒精打采的趴在桌上,後背突然被人重重拍了一下。
陳恪回頭,看到拍自己的是同班的楊展,便沒好氣的問:“做什麼?”
“這次預科班,你想去哪裡?”
陳恪道:“工科,學點手藝。”
有感於手下人才的匱乏,餘誠將眼光盯向了這些半大孩子。只要年齡達到十三歲且完成了掃盲,識字率能讀得懂文章,會查字典,就開始進預科班。
預科班其實類似於興趣小組,加入預科班後,每天下午都會有相應的實踐課。像陳恪想去的工科,能夠跟著大匠學機械加工、手工製作等等。
上次工匠來學堂演示的時候,帶來過一個拳頭大小的機器模型,十分精美,只要點起火就能運轉,還能將水池裡的水吸起來噴出一人高。
當時陳恪就看得目不轉睛,尤其聽說工科以後能親手造出不用馬兒拉就能跑的車,不用人划槳就能跑的船,更是讓他心動不已。
“你呢,你去哪兒?”雖然能夠猜出楊展的選擇,陳恪依然問了一句。
果然,楊展垂頭喪氣的說:“去童子軍。我爹說了,不去就打折我的腿。”
陳恪哈哈笑著,楊展他爹是司令元從,從預科班制度出來那天陳恪就知道,楊展肯定會被他爹逼著去當童子軍。
每天在太陽底下跑步、練拳腳格鬥、練陣列隊形,哪有在工科擺弄各種模型好玩?
陳恪還記得他爹說過,這世上只有自己的手藝最有用。日子再苦,世道再亂,只要有手藝傍身,總歸能填飽肚子。
上完課後,陳恪拒絕了楊展邀請自己一同去當童子軍的提議,拿著從圖書館借來的書準備再換一本。
陳恪出了王城,正往圖書館走的路上,突然聽到身後傳來一道熟悉的聲音:“狗兒?”
陳恪如遭雷擊,一轉身就看到闊別數月的父親站在路邊,不可置信的看著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