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8章 商人的軟弱,明朝的現代化改造,鵲喜,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將撫標營羈押的人質全放出來,其家屬們看著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親人嚎啕大哭。
緊接著社兵將從院中起獲的贓物搜出,一一擺放在空地上,計有黃金一千一百兩,白銀五萬多兩,珠寶首飾更是裝滿了三大箱子,全部都是從城內富戶家中搶來的。
餘誠冷笑著踢了踢裝著銀兩的箱子,“就這些?吳掌櫃,這些亂兵從你家中搶走的銀兩就不止兩萬兩吧?”
吳掌櫃和餘誠一樣也統領一社,他在城內有兩家酒樓,家財萬貫。高名衡發下牌票允許官兵籌糧,實則就是默許官兵行劫,吳掌櫃家中被亂兵搜過四次,從大戶人家淪為赤貧不說,兒子也被官兵打成重傷,不治身亡。
“城中富戶被搶的不下百家,那些金銀都去了哪裡?”
去了哪裡?自然是被上級官僚們層層瓜分了。這事人人皆知,稱不上秘密,卻沒有一個人敢說出來。
“夠了!”李光壂道:“你鬧出這樣的事端來,究竟是想要什麼?”
“我想要什麼?”餘誠指著匯聚而來的人群道:“不是我想要什麼,是飽受摧殘的大家想要的是什麼?”
一個商人迫不及待的說:“衙門需節制這些官兵,讓他們不得肆意行劫。”
“官府要開倉放糧,不然大家就要餓死了。”
人群中發言聲此起彼伏,關注點無非是糧食與金銀,讓餘誠聽得想笑。
果然是不該對這些商人們有什麼期待。也是,從古到今,除了那幫私鹽販子,就少有商人造反的,自己就不該對他們抱有希望啊。
李光壂安撫眾人道:“大家放心,諸位訴求我一定稟報巡撫大人。”
“餘社長,你還有什麼想說的沒有?”
餘誠淡然搖頭。
這次事發倉促,沒有給他佈局的機會。在無雙閣與官兵衝突時他就已經想好了,若是群情激憤亂子鬧得大,他就帶人趁機拿下城門放闖軍入城。若是官府安撫得快,他就退而求其次,保全自身分清敵友。大不了帶著親信回現代一躲,等水淹全城時再乘划艇撤離。
巡撫高名衡與總兵陳永福已經帶兵趕來,就在一條街外嚴陣以待。李光壂與張堅過去請見,搜過身以後才被親兵帶到高名衡跟前。
李光壂行過禮後,說明了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又把眾人的訴求講了一遍。
高名衡聽後猶豫不決,這場亂子究竟是該懷柔安撫還是強力鎮壓,他心中一時也難以決斷。
他看向陳永福,陳永福手握寶劍,殺氣騰騰說:“此輩公然作亂,還請都堂下令,末將定將他們一掃而淨!”
李光壂嚇了一跳,他是義勇大社總巡,此次作亂的主力就是義勇大社左翼社兵,若是被定為亂賊平定,他這個總巡也難逃責任。
“都堂不可!”李光壂急忙進言:“此次社兵並非存心作亂。而且左翼社兵上千人,牽連到城中所有商戶。若是粗暴亂殺,豈不逼反了他們?”
推官黃澎也在旁勸阻:“都堂,圍城至今,城中百姓早已人心浮動。殺了這些社兵容易,若是有賊子乘機煽動百姓,豈不順了闖賊的心意?”
黃澎與李光壂相同,義勇大社是他一力推動的結果,若是被定為反賊,那他的仕途生涯也就到此結束了。
看到高名衡還在猶豫,黃澎又補上一句:“都堂守城至今,功勞苦勞,與唐時張巡亦不遑多讓,可睢陽城內卻不曾出過如此亂子。”
這句話打動了高名衡,黃澎說的對,平亂容易,可城內百姓鬧事的訊息流傳出去,難免有人說他官逼民反,給他履歷上留下好大一個汙點。
高名衡道:“城內百姓缺糧,本官也心急如焚。如今已經開春,我有意開啟城門,放百姓出城採青。自城牆至土堤,城內百姓可挖野草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