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章 無雙閣,開業,明朝的現代化改造,鵲喜,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貨棧管事的新身份,已經下大力氣將店內所有貨物的價格背的滾瓜爛熟,立刻回答道:“這玻璃杯六隻為一套,每套二十兩銀子。”
這個價格足夠心黑,在現代這麼一套玻璃杯只有幾十塊錢,餘誠拿到明朝標的價格換算過來卻有將近四千,漲了有一百倍。
聽了李河的報價,關注玻璃杯的商戶卻沒有喊貴的。這套玻璃杯本就不是給平民百姓準備的,而是餘誠作為奢侈品要賣給開封的土財主的。果然,張允和看著心癢難耐,當即買下一套玻璃杯。二十兩銀子平常百姓省吃儉用一輩子也未必能存下來,這般豪門大戶隨手就買,眼睛都不眨一下,讓餘誠不禁感慨果然還是奢侈品最賺錢。
餘誠這次庫房裡準備了一百套玻璃杯,當場便有十二套被買走,其餘人沒有帶夠銀子,也先下了定金,約好日期過來拿貨。這樣下來,光是這些玻璃杯就能給餘誠帶來兩千兩銀子的收入,兌換成黃金帶到現代,就是兩百多萬。而這一切的本錢,不過四五千而已。如果不是考慮到市場容量的問題,餘誠都想往明朝大肆傾銷玻璃杯了。
“這是何物?”又有另一名商人指著一個暖壺問道。
餘誠親自解釋道:“此物名為暖壺,開水倒入其中,蓋好蓋子,一晝夜之後開啟依舊是熱水。”開水壺餘誠的定價是五兩銀子一個,這個面對的是家底殷實一些的富戶,比起玻璃杯價格就良心多了。餘誠又說道:“此物本店不零售,若有哪位老闆店內想要售賣此物,儘可從小店進貨。”
有了餘誠這句話,在場不少商家都不由心動,就有商家問道:“不知餘老闆這店裡的東西,都有哪些是可以拿出去代銷的?”
餘誠道:“本店的商品,單價低於五兩的,都可委託友商代銷。”為了豐富店內商品的種類,餘誠帶來了不少日用品,這些東西單價不高,瞄準的是城內尋常百姓。餘誠不想一顆銅錢一個銅錢的去積累,所以就做起了批發商,依靠走量來盈利。
這種雙贏的手段引起不少雜貨商的興趣。開水壺的作用是需要時間驗證的,大家都將信將疑,但是一些當場就能演示的商品,比如香皂、打火機、玻璃鏡等等都收穫了大量的訂單。
一部分商人看中哪件商品,自有店裡的夥計接待,大多數商人都還是跟在餘誠身後聽他親自講解。
“這物件叫做煤油燈,照明方面強過蠟燭,夜晚提著它走路,完全不懼風吹雨打。”餘誠一邊說一邊親自演示,旋開油壺塞倒入煤油,然後升起燈罩點燃燈芯,最後放下燈罩調節燈火大小,看得一眾人等嘖嘖稱奇。可惜他們沒看過餘誠在自家用的太陽能燈,否則怕是眼珠子都能瞪出來。
程易初問了個關鍵問題:“這裡邊的油用完也只能到無雙閣來買嗎?”
餘誠道:“不錯,這一瓶煤油二兩銀子,可保一月照明。”
程易初當即就訂購了一百隻煤油燈,單價每隻四兩,付了定金後約定三日內提貨。
“怎麼就不賣了?”忽然一個聲音傳來,餘誠正給人介紹熱水袋,聽到那邊似乎是吵起來了,忙將李河拉過來頂替,自己過去檢視。
原來是後邊來的兩名顧客看中了一個梳妝鏡,想要買一個。但是按規矩這種東西是批發而不是零售,結果這倆客人便發火了。
餘誠迎上去,看到那位發火的顧客時不禁一愣。他從後邊看服飾以為是個年輕的公子,待看了正臉,竟發現對方是上元夜猜燈謎時遇到的那姑娘。今天這姑娘卻作男子打扮,但是這改扮實在不怎麼成功,一行兩人一眼望過去就知是姑娘。餘誠下意識的低頭看了眼,嗯,下手真狠,纏的這麼平!
感受到餘誠目光,朱若薇又羞又氣,真想摳出眼前這傢伙的眼珠子。餘誠醒悟到現在可不是後世,於是臉皮放厚,只當自己沒看出來是姑娘,口中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