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章 洛陽城破,明朝的現代化改造,鵲喜,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少民脂民膏才長出來的?”

朱常洵連連磕頭,道:“小王有罪,小王有罪。小王願意獻出所有家財,只求大王饒小王一條命。”

李自成聽了忍不住哈哈大笑道:“洛陽如今就在我手中,你的所有傢俬也已經全落在了我的手裡,哪還用得著你來獻。”說完一揮手,道:“拖出去砍了,腦袋掛起來示眾!”

對於福王的處置大家早有預料,等完全癱軟下來的朱常洵被拖了出去後,牛金星才進言道:“一個欲求無度貪生怕死的王爺,殺了便殺了,只是那呂維祺頗有名望,殺了未免可惜。不如將之招降,也好收中州士紳之心。”

李自成道:“聚明啊,這一路上的難民你是都看到了的。這些官紳百般侵佔土地,卻把賦稅全轉嫁到百姓的身上,把百姓逼成了什麼樣子!還要收他們的心?我看是該收他們的命才對。”

聚明是牛金星的字,他是河南寶豐人,二十多歲中秀才,三十出頭又中了舉人,原本也算得上是前途無量。可是不合得罪了鄉里的巨紳,便誣告牛金星抗欠賦稅、強佔婦女,不僅被革去他舉人的功名,還被充為勞役。牛金星何曾受過此等屈辱,便一氣之下投奔了闖王李自成。因為他見識廣博,而且通讀兵法,便成為了闖王的謀主。

聽李自成言語中對士紳的不屑,再想起自己大好前程也是被此等士紳之家所斷絕,牛金星便不再勸諫。

劉宗敏、田見秀都是跟隨李自成多年的鐵桿兄弟,李過是李自成的侄兒,高一功是李自成的妻弟,關係都非比尋常。只有李巖,投闖軍前家裡也是鄉里大族,聞聽李自成的話語,不禁面色通紅。

李自成看見李巖神色,知他多想,連忙安慰道:“林泉不要多想,我說的是那些為富不仁的鄉紳。若是他們都如林泉這般深明大義,宅心仁厚,這天下怎會敗壞到今天這個地步。”

旁邊宋獻策也笑道:“闖王說的是,林泉拿出自家存糧賑濟百姓,還作《勸賑歌》勸慰富戶放糧。杞縣李公子的大名我雖在草莽也是聽過的。”

李巖原名李信,是懷慶府人,天啟丁卯年中的舉人。移居杞縣後,見天下大旱,百姓無以為活,於是取出家中存糧數百石賑濟難民。災民遍地,這點糧食不啻杯水車薪,李信便去求見縣令為民請命。求之無果後,他還寫了一首《勸賑歌》,歌中寫道:

年來蝗旱苦頻仍,嚼齧禾苗歲不登。

米價升騰增數倍,黎民處處不聊生。

草根木葉權充腹,兒女呱呱相向哭。

釜甑塵飛炊煙絕,數日難求一餐粥。

官府徵糧縱虎差,豪家索債如狼豺。

可憐殘喘存呼吸,魂魄先歸泉壤埋。

骷髏遍地積如山,業重難過飢餓關。

能不教人數行淚,淚灑還成點血斑?

奉勸富家同賑濟,太倉一粒恩無際。

枯骨重教得再生,好生一念感天地。

天地無私佑善人,善人德厚福長臻。

助貧救乏功勳大,德厚流光裕子孫。

官紳貪婪無度,糧食哪裡肯白白施捨給那幫泥腿子?恰好李信外出被義軍捕獲,這支義軍首領紅娘子也是一名巾幗英雄。聽說抓到的是鼎鼎大名的杞縣李公子,便設宴招待一番後送還。這件事傳到縣中,官紳趁機誣陷李信暗結匪類意圖謀反,將他打入大牢。

李信被捕,百姓都受過他的恩惠,哪裡肯依。於是聯絡紅娘子,裡應外合攻破杞縣,救出了李信。李信被救出後一不做二不休,改名李巖,字林泉,帶著堂弟李侔與紅娘子合軍一處投奔了闖王。

大家調笑一番後回到正題,繼續商議義軍下一步的作戰方向。牛金星李巖建議闖王佔據河洛為根據地,劉宗敏李過等老弟兄則希望能夠回軍關中,還有人希望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濟南府穿越實錄

醉可樂

大元權臣

可以摸的北冥胖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