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0章 夜襲,明朝的現代化改造,鵲喜,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城門下,看著社兵一隊隊到齊,王燮對跟在身後的李光壂說:“此番夜襲敵營,要多仰仗社兵,情非得已,康侯一定要給社兵們說清楚,只要能斬賊立功,朝廷、周王一定不吝賞賜。”

李光壂拱手道:“大人放心,汴梁是我等桑梓所在,此番夜襲,社兵定然個個爭先。”

此時時間尚早,兩人在城頭等了一會,巡按任浚與推官黃澎聯袂而來。

此次夜襲敵營,是城內守軍第一次主動出擊,三人不能不重視。巡撫高名衡,總兵陳永福一個坐鎮城頭、一個坐鎮軍中,既要防備夜襲失利出了亂子,也要防止夜襲成功後賊人惱羞成怒前來攻城。

“出戰計程車卒挑好了嗎?”

王燮答道:“已挑選好了,共五百勇士,其中半數為官兵,半數為社兵中勇健者。”

“社兵?”黃澎懷疑道:“這等要緊事,社兵堪用嗎?”

李光壂在後答道:“闖賊寇城,社兵保衛桑梓之心,與官兵一般無二。況且這幾日社兵在城頭守城,也算經歷過戰陣,絕不會拖官軍的後腿。”

任浚問道:“你是何人?”

王燮介紹道:“這是開封府貢生李光壂,表字康侯,如今執掌曹門左所總社,於守城一事上出力頗多。”

“可是李指揮之子?”

“正是。”

李家是官宦世家,李光壂之父李燊,就曾任京城的南城兵馬指揮。李氏先祖自洪武年間就遷來汴梁,傳承歷史堪比分藩開封的周王。李家雖不如周王顯貴,但也底蘊深厚,出過幾任進士,歷代以來中舉的更多。

任浚身為巡按,身份地位比區區一個貢生的李光壂不知高到哪裡去,但他深知像李家這種仕宦之家才是國朝統治的基礎,便對著李光壂溫言勉勵一番。

幾位官吏要談事,李光壂便告辭離去,來到社兵中做動員。

此次出戰的社兵以曹門左所總社為主,而曹門左所總社抽調的社兵又以興業坊為主。李光壂給餘誠一說,餘誠當即陰下臉來。

“李總社,夜襲敵營這麼重要的任務,交託給社兵怕是有些不妥吧?”

李光壂道:“官兵要守這麼大一座城,兵力已經捉襟見肘,所以才不得不要社兵出力。如今國事艱難,正是我輩建功立業之時。”

餘誠無語的看著李光壂,彷彿看到以前工作時那些重在折騰的領導,累死累活是底下員工的事,他們只管拿著成果去上級那裡邀功。

餘誠還想努力一把,李光壂道:“此事已經報給巡撫大人知曉,滿城士兵都已調動起來,改動不得了。”

聞聽此言,井澄拍著胸脯道:“還請總社放心,興業坊必不負巡撫大人重託。”

餘誠無語,關於我那愛攬責的領導與我那愛表現的同事二三事。

餘誠此刻終於看清什麼叫階級,李光壂與井澄這種滿心功名的是保皇黨,而自己是鐵打的造反派啊。

好在李光壂這位領導不畫大餅,他是真給餅子啊!

“此次出戰的社兵,李某自掏腰包,每人三百文錢,兩張大餅。”

李光壂也沒準備派餘誠這位商人身先士卒領軍作戰,這種衝鋒陷陣的活計交給了武學生員出身的井澄。

李光壂又指著自己身後一人,介紹道:“這是我的車伕,名叫張文舉,頗有勇力,井社副一併帶上。”

餘誠看去,只見這人二十來歲,面相憨厚,個子不高,卻是矮壯矮壯的,一雙胳膊都快趕得上常人大腿粗細了。

井澄回去作夜襲前的準備,李光壂則拉著餘誠來到城頭準備觀戰。

餘誠看了眼手錶,此時是晚上十點二十。月亮也被厚厚的雲層遮住,城外一片漆黑,只在視線的盡頭隱隱約約能看到些許火光,那就是闖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濟南府穿越實錄

醉可樂

大元權臣

可以摸的北冥胖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