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8章 兵臨城下,明朝的現代化改造,鵲喜,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禎十四年八月二十七。
由於哄傳闖王李自成大軍將至,所以開封城幾座城門都已被封,沒來得及在封城門前進入城中避難的百姓眼見進城無望,也紛紛向別處逃散,只有寥寥幾個體弱無力遠走的百姓依然守在城門,寄希望於守城官兵突發慈悲放他們入城。
只是他們的這個願望註定無法實現,開封的各個城門如今都有重臣親自值守,比如坐鎮曹門的,正是高名衡升遷之後接任巡按的任浚。
有上官在背後盯著,守城計程車卒不敢偷懶,努力站直身體緊盯著城外的一舉一動。
有一眼尖計程車兵指著遠處縱馬飛奔而來的一騎,“那是幹什麼的?”
眾人議論紛紛,雖然好奇,但卻絲毫不慌,畢竟只是一人一馬,有什麼好擔心的。
“是來出城查探敵情的探子吧?”那騎兵來到近處,城頭眾人看清他穿的正是官軍制式的棉甲,便猜測起來。
“胡說,城都封了,沒聽說有探馬出去。我看應該是其他城池派來送信的信使。”
“快去通傳按君大人!”
只見那名騎士來到城下,不慌不忙的從懷裡掏出一卷紙,隨手用一把匕首插在城牆上,然後不慌不忙的騎馬離開。
“是賊人!”城頭守軍面面相覷,等想起來張弓要射時,那騎士早已跑的遠了。
眾目睽睽之下被賊人把告示貼到了城牆底下,任浚被氣得不輕。他狠狠斥責了城頭值守計程車兵,然後才讓人將告示拿進來。
有士兵開啟城門,驅趕開城門口的百姓,將告示取走後又重新將城門封閉。
拿到告示後,任浚只看了一眼,就滿臉鄭重將告示捲起塞進懷裡,讓開封知府吳士講盯著城頭,自己急匆匆去見巡撫高名衡。
高名衡與陳永福值守的是南門,見到任浚到來不禁面有異色。
高名衡問道:“海王,出了什麼事?”
海王是任浚的字,他拿出告示遞給高名衡道:“這是賊人方才貼在曹門外的。”
高名衡展開只看了一眼,就面色鐵青的將告示捏在手裡轉身進了城樓,陳永福雖然不知告示上寫了什麼,但他是開封武將中第一人,有什麼事總繞不開他,便也跟了進去。
進到城樓裡,高名衡坐下將告示展開細細看了一遍,然後遞給陳永福,隨後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怒斥道:“好賊子,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陳永福接過告示一目十行的掃過,告示裡主要內容無非是炫耀義軍實力之強,勸告開封軍民勿要抵抗,早日開城投降的話。
但是能坐到這個位置,陳永福怎可能真是個粗鄙武夫,很快就從這告示中發現了讓人不安的一點。
告示中義軍自稱奉天昌義營,尊李自成為奉天昌義文武大元帥,羅汝才為代天撫民威德大將軍。
以陳永福的政治嗅覺,立刻看出了賊人的轉變。在以前,賊人的名號是什麼爭世王、一斗谷、闖塌天等等,在官府眼裡不過是跳樑小醜,類似於程咬金的“混世魔王”,不過是關起門來自嗨而已。
而如今新出來的名號,一則說明義軍已經有了完整的組織和政治綱領,二則說明了李自成和羅汝才之間的主從關係,三則說明義軍得到了讀書人的支援,否則幾個草寇怎麼可能想出此等稱號。
高名衡又詳細詢問了任浚賊人張貼告示的經過,最後說:“陳總兵怎麼看?”
陳永福沒有去說告示中的深層含義,只是從軍事角度說:“如此看來,賊人主攻的方向應該是曹門才對。”
之前他們以為義軍自南而來,主攻應該在南門,所以高名衡與陳永福這一文一武最高長官都紮在南門。如今看來,反而是曹門首當其衝。
高名衡點點頭,道:“既然如此,那本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