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章 重修養濟院,明朝的現代化改造,鵲喜,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餘誠和沈葶都是藥材方面的小白,即使現代資訊發達,想找到合適的門路也不是一兩天的事情。
想到明朝還有事情要處理,餘誠便先行折返。
又到了縣太爺校閱社兵的日子,上次已經缺席過一次,這次便不能再躲了。
一大早餘誠便帶著五十名社兵前往校場列隊,如果有人仔細點的話,說不定會發現這次所帶的社兵與上次的面孔有些不一樣。
上次帶來的社兵去了一趟田莊後,有一半的人被餘誠留在了田莊,免得新招收的農戶有什麼不軌之心。
隨餘誠回城的社兵有一半由新招收的流民補上,不過一方面社兵服裝統一,所以一眼看去似乎都一個樣,不容易被外人分辨。另一方面,這些社兵本就不是本地住戶,也不會有熟識的人來揭穿。
這次的校閱比上次成功許多,主要是集訓過幾次,各坊的社兵稍微習慣了些,不至於像以前一樣亂哄哄的。
在校閱過程中還有幾個武藝精熟的漢子,當眾表演功夫,引來陣陣叫好。
校閱結束後,餘誠正要帶隊返回,有縣衙的差人來傳話,說是縣尊大人召見。
縣令找自己做什麼?餘誠去的路上一頭霧水。
見到王燮後,餘誠深深一揖,道:“草民見過縣尊大人。”
餘誠不是有功名的讀書人,沒有見官不拜的特權。曹門左所總社常惺陪同在王燮身邊,見到餘誠反應,覺得是慢待了縣令,張口便呵斥道:“見到縣尊,如何不跪?”
王燮笑著說:“無妨,私下見面,不必拘泥於俗禮。”
又對餘誠說:“你就是無雙閣的老闆?我看你管轄下的社兵訓練的有模有樣,是從哪裡學來的?”
餘誠這會兒就不能把事情推給自己虛構出來的老和尚了,訓練社兵這屬於兵法,一個普通人家學這些做什麼?奔著造反去的嗎?
餘誠早就想好了應對,道:“草民是開店鋪的,給店裡夥計穿上一樣的衣服,覺得這樣看起來順更有精神一些。”
“招募社兵時我就想,這法子用在社兵身上應該也不錯,就試著搞了搞,發現效果還不錯。”
王燮笑道:“原來如此,餘掌櫃有心了。”
幾句閒言過後,王燮說起今天把餘誠喊來的正事:“聽說餘掌櫃在城中收養了許多棄嬰,有這回事嗎?”
餘誠答道:“是有些被人遺棄的孩童,我看他們孤苦無依,便將他們收養在一起,長大以後給店鋪當個夥計也好,出去另謀他途也好,總歸是有條活路。”
王燮讚歎道:“餘掌櫃真是宅心仁厚,堪稱義商。在本官的轄下,竟然出了這麼多棄嬰,實在是有負聖恩啊!”
常惺勸解道:“世道艱難,去年又蝗旱並起,百姓生計艱難,才有這許多棄嬰,非是縣尊之過。”
餘誠在旁冷眼看著,不知這縣令惺惺作態是要幹些什麼。
王燮又問:“聽聞你正在尋找合適的宅院安置這些嬰兒,找到了嗎?”
“還未曾找到合適的。”餘誠口中回答,心裡暗暗警醒,還是不能小瞧了古代官僚對轄區的掌控能力啊,自己要找宅院的訊息才放出去兩天,就已經傳到了縣太爺的耳朵裡。
幸虧自己把大多數收攏到的流民安置在了城外田莊裡,保密教育也一刻不停歇,否則縣太爺這會兒應該杯子一摔喊捉拿妖人,屋外湧出無數刀斧手了。
聽到餘誠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地方,王燮說道:“離曹門不遠,有一處院子,原是充做養濟院的。那裡地方不小,安置這些嬰兒綽綽有餘,你可有興趣?”
救濟失去勞動能力的弱勢群體,自古便是官府的一項職能,到唐朝時形成正式部門,只是名字不同。如唐時養病坊,宋時福田院,明朝承襲元朝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