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0章 大遷徙,明朝的現代化改造,鵲喜,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鄧子善被一枚鉛子打中胸膛,當即斃命,其餘官兵群龍無首,頓時潰散。

餘誠沿城牆巡視一圈,來到東門時,戰場已經打掃完了。朱呈祥聽說餘誠過來了,急忙上城來見,看到餘誠扶著城牆望著城外大水出神。

“賢弟在看什麼?”

餘誠撫摸著粗糲的城牆,悠悠嘆了句:“這永遠充斥著我們悲憤的河流啊!”

朱呈祥不明白餘誠為何突然意氣消沉,建議道:“賢弟,咱們是不是不用走了?”

“我想了想,打完這支官軍,其餘官兵也該長長記性了。咱們趁此時機整頓城防,將招募來的兵勇訓練出來。到時咱們佔據名城,手下有萬八千的精銳士卒,管他朝廷還是義軍,誰敢給咱們臉色看?”

餘誠搖頭:“開封已成絕地,待不得了。”

“開封緊靠黃河,那黃河的河床比開封城還高。往年還有官府不停修繕河堤,才能免於水患。現在官府走了,難道要我們去組織民夫整修河堤嗎?”

“現在還只是春天,等到夏秋之際,河水暴漲,大水再衝過來可就不是今日這小場面了!”

餘誠的話如同一盆冰水潑在朱呈祥頭上,他嘆道:“賢弟說得對,我險些被這場勝仗衝昏頭腦了。”

“咱們什麼時候走?”

“明日便出發吧,招攬的百姓休養了這幾天,應該能行得遠路了。”

此次願意追隨餘誠南下的百姓有兩萬餘,還不包括朱呈祥招募的三千餘士兵。

五隊士兵頭前開路,他們十人一隊,相互之間以繩索相連,試探出水淺的道路,在兩側插好繫著紅布的棍子作為標記。

大隊百姓扶老攜幼涉水而行,每人只帶少數行李,一步三回頭,辭別自幼生活的故鄉。

唯一能讓他們感到安心的,是背上的糧袋。每人背上的糧袋裡有五斤炒熟的玉米粒,還有一個裝滿了水的水壺。

只要肯跟著走,就給發糧食。從來只有被搶的份,今天卻有人發糧食,這樣的首領,總不會比官府和義軍差吧?

土堤上。

餘誠端坐在馬上,朱呈祥、劉二牛、付應平、徐望,還有心不甘情不願的李光壂隨侍在側。

餘誠看著在泥水中跋涉的隊伍,最後望向自己在明朝“安居”了一年的開封城。

那賺到人生第一桶金的喜悅,那在官府陰影下小心求存的謹慎,那被愛與恨糾纏的深情與背叛,還有那圍城中耳聞目睹的人性黑暗,最終都化作一聲長嘯!

餘誠揮舞馬鞭指著土堤外的廣闊天地,朗聲道:“這一去如鳥上青天,魚入大海,從此再不受羈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濟南府穿越實錄

醉可樂

大元權臣

可以摸的北冥胖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