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9章 救災,明朝的現代化改造,鵲喜,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煩啦他爹還在外邊?”
餘誠將張府藏書全部搬回現代,返回後不出意外的聽到張民表在門外憤怒咒罵的聲音。
徐望聽後一頭霧水:張民表有三個兒子,沒聽說過哪個叫煩啦啊?
“要不要把他給…”徐望做了個砍頭的動作,招來餘誠一頓白眼。
“張民表也是個小…老寶貝,你怎麼能這麼做?”
“把他帶進來,我和他談談。”張民表畢竟一把年紀了,萬一給氣出個心梗就不好了。
歷史中開封被洪水淹沒,張民表和家人乘木筏逃亡,結果木筏傾覆,一家人失足落水,張民表與兩個兒子被淹死,只有一個兒子存活。
這次的水患不像原本歷史中那樣大,除了一些被餓到沒力氣逃亡的百姓,其餘人被水淹死的可能性不大。
相較而言,這次水患帶來的最大威脅是飢餓與疾病。黃河水灌城,城內的水井大多已不能用,百姓飲用髒水,極易得病。
所以餘誠讓人給各個救災點設定了淨水裝置,用石礫、沙子、木炭過濾河水,然後再煮開備用。這種過濾方式的效率不高,所以在救災點的飲用水是限量供應的。
徐望看著張民表吹鬍子瞪眼的進了屋子,也不知餘誠是怎麼說服的,過了一會兒張民表出來,雖然眉目間還有化不開的陰鬱,但至少不像開始時大吵大鬧了。
被密營探子搜擄來的讀書人有一百餘人,裡邊有三個舉人,十幾個秀才,其餘大多都是些童生。
童生可不是兒童,而是沒考上秀才的讀書人,這些人裡邊頭髮花白的童生都有七八個,被手持利刃的探子們裹挾而來,一個個抖若篩糠。
徐望笑著對一旁的李光壂說:“這些人就交到你手裡了,我們東家的對於救災的流程都在這紙上,你放手去做,可千萬不要讓我們東家失望啊!”
對於徐望的威脅,李光壂很想奪刀砍了此人,可手卻很誠實的將徐望遞上的幾張紙接過來。
沒辦法,內心雖然憋屈萬分,李光壂也只有就範。他家是開封大族,如今包括他父親在內所有李家子弟都被“請”來了周王府。他稍有反抗,只怕李氏一族都要滅門了。
餘誠寫的條款總共有十二大條,三十七小條,從救災點的建設到災民的轉移,再到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全部包括在內。
雖然不恥於餘誠賣城求榮的行徑,李光壂也不由感嘆餘誠這賊子確實是治世的人才。照這些條款施行,確實能將城中百姓的損失降到最低。
李光壂忍不住回頭看向餘誠所居大殿,卻看到一隊士兵將大包小箱的東西搬進去。
呸,賊子就是賊子!
千年古城的底蘊有多強?
佔據開封的餘誠深有體會,單看他在現代的幾個倉庫已經全裝滿了就知道。
餘誠也終於體會到了當強盜的快樂,只要看得上眼的東西,都統統派兵搬來。
當然,能被他看中的肯定不會是老百姓家的瓶瓶罐罐,遭劫的不是王爺高官的宅邸,就是地方的豪強大戶。
這些人家闖曹兩軍入城後就已經洗劫過一次,但是這些“義軍”瞄準的都是金銀珠寶、貴重首飾。如果給他們足夠的時間,或許真能將這些人家搶成白地,但誰讓他們在城裡待的時間短呢?
這些宅邸中剩下的主要就是一些搬動不便的傢俱,或者不起眼的書冊典籍。餘誠來者不拒,全部搬回現代。
為此他緊急在現代又租了十幾個空倉庫,用來裝這些搜刮來的物資。只恨時間不足,否則餘誠真想將這開封城挖個底朝天。
陳有田循著米粥的香氣來到鐵塔寺外,看到如他一樣聚攏來的還有三十多,都是瘦骨嶙峋,宛如行走的乾屍。
鐵塔寺就是城內最大的一個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