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章 慶餘堂,明朝的現代化改造,鵲喜,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寫有“慶餘堂”三個大字的牌匾高高掛起,餘誠籌建的養濟院終於整修好開始營業。

“可惜,沒放兩掛炮仗,總覺得不夠喜慶。”

李蘭芝瞪著說這話的劉二牛:“怎麼,嚇哭了娃娃是你來哄嗎?”

劉二牛縮縮頭不敢答話,只能拍餘誠的馬屁:“東家這名字起的真好,慶餘堂,慶餘堂,這是慶幸遇到咱們東家,這些娃娃才能撿回一條命來。”

“哎呀,餘掌櫃真是讓我一頓好找。”

餘誠轉頭,卻是朱若薇帶著她的婢女綠竹,兩人依舊男裝打扮,同行的還有一名和尚。

“這位大師是?”這和尚餘誠其實見過,當時嚇唬李家弄死潘復的時候,就是這個和尚隔著老遠察覺到了無人機的存在,給餘誠留下很深的印象。

不過那夜的事情不便宣之於口,餘誠只能當做沒見過了。

朱若薇介紹道:“這位是少林寺來的廣善師傅,有一身的好武藝。我兄長怕我在外邊遇上歹人,所以請了廣善師傅保護。”

原來是少林武僧啊!

“我去無雙閣沒見到餘掌櫃你,就問了店裡夥計,他們說你來了養濟院,我又一路尋了過來。養濟院不是還沒修好嗎,怎麼已經開張了?”

餘誠解釋道:“養濟院並不是我在管,上次慈善拍賣只是給常舉人幫忙。”

話得說清楚,別哪天養濟院爆出貪汙事件來,連累餘誠壞了名聲。

“那這是?慶餘堂,做什麼的?”

“城內有許多棄嬰,我們東家心善,便把他們全收養在這慶餘堂裡。”李蘭芝不認識朱若薇,只是見眼前姑娘貌美不說,看衣飾也是富貴人家,還以為是餘誠心儀的姑娘,便趕緊替餘誠說明,順帶誇一誇自己東家。

“慶餘堂,好名字。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名字起的貼切。”

聽聽,有文化的人說話就是不一樣。劉二牛撓著腦袋,原來是這意思啊。

“朱公子尋餘某何事?”

朱若薇道:“那天不是問餘掌櫃能不能找到寶刀寶劍,餘掌櫃說得是以寶換寶才行。我找了幾件小玩意,請餘掌櫃看看。”

綠竹取下一個包裹就要開啟,餘誠趕緊攔住。財不露白,這大街上的人來人往的,要是有人惦記上引來麻煩就不好了。

進了慶餘堂,幾人找了一間空屋子,綠竹這才開啟包裹。

包裹裡只有五件東西,一塊拳頭大翠綠欲滴的翡翠,一個造型古樸的紫砂壺,一個核桃大小的紅色瑪瑙雕刻件,一串龍眼大小的珍珠手串,還有一方硯臺。

都是好東西啊,一方面是這些東西看著就知道名貴不凡,另一方面是餘誠對王府收藏品的質量有信心。上一次送田莊時附送的那幾個小玩意兒,餘誠找人看過,少說也值二十萬。

朱若薇怕餘誠不認識這些寶貝的珍貴,還挑幾件指點了幾句:“這是紫砂壺是供春親手所制,供春壺流傳極少,現在可不好找了。”

額滴個神呀,供春壺!在這個年代是不好找,放現代那是僅有一隻傳世,深藏在博物館中。

供春是正德年間一戶人家的書僮,隨主人借宿寺廟時,從僧人處學到了用紫砂制壺。供春於制壺上極有天資,經他手製成的紫砂壺被人稱為供春壺,千金難求。

“這是南紅雕成的,材質上佳,不過工匠手藝一般。”

“這塊硯臺是端硯,不過不是古物,是宣德年間開坑製成的。”

對你們來說不是古物,對我來說是呀。

“餘老闆看中了哪件?”

我想說我都看中了怎麼辦?要不你多要幾件寶劍,我都給你搞來。

餘誠艱難下定了決心,道:“那就這隻供春壺吧,餘某極為喜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濟南府穿越實錄

醉可樂

大元權臣

可以摸的北冥胖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