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拿天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9節,檀郎,海青拿天鵝,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時,大長公主對秦王道:“蔣將軍才入城便來了王府,還是先到堂上坐下,用些茶飲,聊為接風。”
秦王頷首,請蔣亢入內。蔣亢讓了讓,也不多推辭,與眾人往堂上而去。
如我先前所言,秦王果然將我安排在了他的下首,位置在大長公主和桓肅之上。
我坐下之時,發覺好些諸侯朝我看過來,有的目光疑惑,有的不滿。
不過比我更惹人嫌的,顯然是蔣亢。秦王將他待為上賓,才坐下,便已經有人面露不悅,其中臉色最不好的,是汝南王。
“今日孤邀諸位到此,乃是為了共商圍剿兗州叛軍大計。”秦王道,“諸位有何良策,可暢所欲言,不必忌諱。”
大長公主微笑不語。
桓肅道:“殿下所言極是。濟北王等一眾兗州諸侯,滋擾豫州久矣。諸位王侯念在同宗情分,又兼朝中無主,恐傷了和氣不利天下安定,一再忍讓。當下聖上在揚州臨朝親政,秦王奉聖詔光復雒陽,濟北王等人仍執迷不悟,便是天下共敵,人人得而誅之。如今有明光道義士與我等結盟,以掎角之勢合擊,必可一舉將濟北王擊潰,光復兗州。”
這話出來,有人頷首,有人則無動於衷。
“靖國公所言甚是。”一人冷笑,“不過孤有二事不明,欲向這蔣將軍詢問清楚。”
我看去,只見說話的正是汝南王。
他不緊不慢道:“其一,孤聽聞明光道奉前朝餘孽為教主,如今卻要歸順朝廷,不知歸順之後,是奉聖上為尊還是要奉那前朝餘孽為尊。”
這話出來,不少人頷首贊同。
“其二,則是明光道與匪首夏侯衷勾結之事。”汝南王道,“夏侯衷在豫州作惡多年,明光道與其為伍,便與匪類無異,我等天潢貴胄,豈可因此汙了聲名。”
這位汝南王,是去年新繼位,老汝南王正是因為不自量力地帶著三千兵馬討伐夏侯衷,兵敗時中了箭,死得相當窩囊。當然,老汝南王在夏侯衷手上吃的虧不止這一件,他們交手多年,老汝南王每次都敗得灰溜溜的,一度在雒陽傳為笑談。汝南國在夏侯衷那裡失盡了面子,自是不共戴天。明光道雖然不曾打到豫州,但與夏侯衷確實有來往,汝南王如今見了明光道的人沒有好話,也確在情理。
秦王曾說豫州諸侯與明光道尚無仇怨,看來並非確實。夏侯衷在豫州流竄多年,為其襲擾的諸侯國不少。汝南王話才說完,身旁便響起了些附議的聲音,場面頗有些尷尬。
蔣亢的臉上仍平靜,卻看向秦王。
“秦王殿下,”他正色說,“在下今日來,是為了與殿下共商討伐濟北王的大計。若諸侯皆以汝南王之言為成見,商談無益。”
“無禮。”對面一人呵斥道,“一介毛賊,也敢在這廟堂上放肆!”
秦王看向那人,沉下臉。
“眾卿今日來此,皆為共商國是。”他說,“望諸位同心抗敵,莫執著仇怨。”
“殿下所言甚是!”沛王附和道,“諸位稍安勿躁……”
他未說完,汝南王“哼”一聲,看著秦王:“秦王平定雒陽之後,麾下遼東兵馬,加上雒陽的北軍及收編部眾,可有二十餘萬,加上豫州兵馬,就算那濟北王就算號稱三十萬也無濟於事,平叛之事,若要借這些亂臣賊子之手,莫不怕為天下人恥笑!”
話音未落,蔣亢已經從席上起身。
在眾人吃驚的目光中,只見他走到秦王案前,向秦王一禮。
“秦王殿下,”他冷冷道,“某本以為此番議和乃有聯手共識,如今看來,卻是多想了。諸位慢議,某先告辭。”
說罷,他再禮,拂袖而去。
“狂妄之徒!”汝南王罵道。
其餘諸侯亦議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