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拿天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4節,檀郎,海青拿天鵝,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二叔說,那不能算是給虞氏做事。”阿泰撓撓頭,道,“他說這是虞氏有求於我家,且我家也出了船,這隻能算是聯手。”
我哂然。
想一想,此事也並不奇怪。虞氏如今上有大樹廕庇,下有官府撐腰,一手包攬了海鹽的私鹽生意。郭氏兄弟這樣的私鹽販子,就算從前做得太大也無力與虞氏爭高下。但他們還有一點長處,就是他們常年討海為生,而虞氏只做內陸漕運,想要走海路,最好的方法就是拉郭氏兄弟入夥。
我正待再說,外頭忽而有人找來,是柏隆身邊的僕人阿濤。他告訴我,說柏隆有請。
“何事?”我問。
“小人也不知。”阿濤說,“縣長只說若夫人得閒,還請過去一趟。”
公子的信前日才到,若無要事,柏隆並不會讓我過去。我看看天色,答應下來,隨即吩咐備車。
待得到了縣府中,柏隆正在堂上,見我來,忙上前行禮。
“在下請夫人來此,乃是有兩樁急事。”他說。
我問:“何事?”
“在家剛剛接到急報,冀州災民□□,叛軍攻入州府,殺了冀州太守。那叛軍之首名黃遨,自立冀王,所過之處皆劫殺豪強,分錢糧與眾人,周圍州郡不少流民皆投奔響應,如今已有十萬之眾。”
我訝然,想了想,問:“可知這黃遨來路?”
柏隆搖頭:“不知。”說罷,他討好地笑笑,“此事在下亦剛剛知悉,夫人吩咐過凡朝中之事皆須告知,故而將夫人請來。”
我瞭然,道:“還有何事?”
“還有一事,乃是與秦王有關。”柏隆道,“秦王已經將遼東兵權交與梁玢,入朝任職去了。”
這倒是件出乎我意料的大事。
“還有一事,乃是與秦王有關。”柏隆道,“秦王已經將遼東兵權交與梁玢,入朝任職去了。”
這倒是件出乎我意料的大事。
“秦王入朝了?”我有些不可置信,重複一遍,問道。
“正是。”柏隆道。
我:“……”
看著他,我滿腹狐疑,一時說不出話來。
第151章 亂起(上)
回到萬安館的時候,我仍然想著秦王的事。老錢過來與我說館中的事, 我也三言兩語敷衍了, 自往後院而去。
秦王竟乖乖地去了雒陽, 這著實太過反常。
柏隆那裡只有大致的訊息,並沒有更詳細的情形, 秦王回京的各處關節我皆不得知曉, 無以判斷他的意圖。但我知道, 對於大局而言,秦王交出兵權離開遼東,並非好事。
當今天下的局勢, 其實與三年前並無區別。
朝廷的兵員,乃分為駐京畿的中軍,各持節都督在鎮戍區所率的外軍,及州郡維持治安的州郡兵。高祖為防權臣把持朝政,各持節都督大多由宗室擔任,而州郡兵亦實際聽命於地方長官,實際直接聽命於皇帝的兵馬, 只有中軍, 大約十萬餘人。
而諸侯王手中的兵馬,雖明面上不及朝廷, 但他們大多還養了私兵,大小加在一處, 人數可超中軍。而在皇帝和諸侯王之間, 宗室一向是個曖昧的存在, 所以諸持節都督的人選一向敏感。先帝原本已經將半數的持節都督換成了宗室之外的人,但三年前,龐後為籠絡宗室,將這些人又換回了宗室,教先帝多年的算盤全落了空。縱然是先帝后來重新臨朝,此事也再無力迴轉。
而回到當年宮變,諸侯王之所以不至於趁機造反,乃是因為秦王的遼東兵馬。
如今秦王交出兵權,自是了卻朝廷一樁心頭大患,但後面的事卻也頗為棘手。遼東兵馬對秦王忠心耿耿,朝廷要想讓這些人脫離秦王為己所用,只怕難上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