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拿天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5節,檀郎,海青拿天鵝,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雖覺得他能想到這一層是好事,但看到他那類似於為生計發愁的無奈之色,心底卻有些不忍。
“不過涼州如今已經有一支精兵,就算那慕容顯再來,也必不會再蹈覆轍。”
我訝然:“哦?”
公子道:“涼州兵戶雖疲弱,但當地素來民風剽悍,尤其胡漢雜居之地,頗有驍勇之士。你離開之後,我往各郡釋出告示,在健兒中選拔三千人,募為新兵。如今這些人馬都由黃先生訓練,加上原有人馬,已可一戰。我去斬殺昌珖時所帶的人馬,便是出自這支強兵。”
我欣喜不已,卻又有些疑惑:“這三千人既是招募而來,必須得大筆錢財,你又從何處勻出?”
“自是先前抄沒的鄭佗等人家財而來,這些錢雖不足以彌補府庫空缺,用來募兵卻是足夠。”
我明白過來。
怪不得公子能有底氣跟秦王討價還價,他手上已經有了一支強兵,加上與羌部聯合,無論如何,秦王也不能輕舉妄動。
“但這不過是一時之計。”公子繼續道,“眼下這支募來的強兵只是一時之計,若為長遠打算,仍要從兵戶著手。你方才所言的辦法,乃是上策。無論是養這支募兵,還是重建兵戶,我等都須得大筆錢財。”
我察覺出了這話裡有話,道:“你有何想法?”
“你不是問我為何回雒陽麼。”公子苦笑,“便是為了籌錢。”
“籌錢?”我訝然,“如何籌?”
“上回我與你說的北海郡那些賞賜和歲入,可取來用。不過算下來,數目仍遠遠不足,還須得借些。”
“借?”我問,“找誰?”
“桓府。”
我愕然,少頃,皺起眉頭。
桓府豪富自是不在話下,公子跟他們開口要錢養兵,大長公主和桓肅不但不會拒絕,應當還會大力支援。其中原因,除了公子是他們的寶貝兒子之外,自然還有涼州。公子如今是關中都督,手中皇帝和太后,還與秦王和羌部結盟,這麼大的好處,那夫婦二人自然是不會放過。公子開口借錢,他們便可順理成章地提出各種要求,把手伸過來。其中,大概還會牽扯到我。
“自古斷錢糧如斷性命,”我說,“一旦將錢糧之事依賴桓府,只怕將來就要受桓府要挾。”
公子無奈道:“此事我亦曾反覆思索許久,眼下可幫我的,恐怕只有桓府最為可靠。”
我想了想,道:“你已與秦王結盟,他既想將你和涼州兵馬收為己用,那麼向他討要錢糧乃是合情合理。”
公子道:“昨夜結盟之後我亦想過此事。涼州雖歸附秦王,但首要之事,仍是護衛聖上和太后,涼州兵馬須獨立於秦王操縱之外方可自行其是。而秦王一旦把持錢糧,此計定然步步落空。桓氏則不然,勢力在譙郡,就算拉起兵馬,亦無法越過秦王攻來涼州,與之周旋仍有餘地。故兩害相權,仍是向桓氏求助為上。”
我瞭然。
其實就算公子向秦王討要錢糧,只怕也無法全然滿足。秦王目前的地盤,與涼州一樣,皆是邊陲,物產貧瘠。秦王的人馬皆半兵半農,有事征伐無事屯田,多年下來才積攢下些家底。將來一旦舉兵,府庫將迅速減耗,為保後勤,秦王早已經在著手節儉囤積之策。如今多了涼州這麼一張大口,秦王就算願意貼補,也不會給得太多。細想下來,最好的辦法,仍是自給自足。
我笑笑:“其實你有許多錢財可用,只是你未想到罷了。”
公子愣了愣,忙道:“怎講?”
我說:“你忘了柏隆。”
“柏隆?”公子看著我,詫異不已。
“正是,”我說,“海鹽的官辦鹽場,如今都在柏隆手中,鹽利半天下,海鹽的產量又是吳郡諸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