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襲輕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0章 楚皇滅齊屠城,彭越菏澤擾楚,帝:山河少年行,一襲輕衣,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國經過漫長而艱苦的談判,終於達成了和平協議。這一刻,整個朝堂都瀰漫著喜悅的氣氛。
楚皇滿面春風,心情格外舒暢,他高聲對漢皇說:“漢皇兄啊,為表我楚國誠意,特備下一份沉甸甸的厚禮,願能得皇兄歡心。”
漢皇微微一笑回應道:“楚皇兄之慷慨饋贈,必乃朕日夜所盼、心馳神往之珍寶。”
言語間透露出滿心期待。
楚皇聽後更是開懷大笑不止,並下令讓項莊把漢皇的家眷們請出來相見。
這時只見樊噲跨步而出,徑直走到御前,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放聲痛哭起來。其哭聲悲切至極,令人動容。
呂雉見狀怒聲呵斥道:“好一個堂堂七尺男子漢大丈夫!還不速速起身護送太公前往我漢軍大營?”
她的聲音威嚴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氣勢。
樊噲聞聽此言不敢怠慢,趕忙起身恭敬地攙扶起太公,一路護送到漢軍營地。
楚皇似乎有意要給漢皇出難題,緊接著發問:“今劉太公歸漢,不知漢皇兄欲作何安置?”
漢皇毫不猶豫地回答道:“子房,立刻草擬詔書!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公迴歸大漢,冊封太上皇,大赦天下,舉國同慶!”
話音剛落,隨行文武紛紛跪地叩拜。
張良也恭恭敬敬地行了個大禮,表示謹遵聖諭。
一時間,漢國眾文武齊聲高呼萬歲,向太上皇行禮致敬。場面莊重肅穆,盡顯皇家威儀。
楚皇也執子侄之禮參拜,以示尊敬!
儀式結束後,太上皇登上漢皇的車駕,啟程返回滎陽城。一路上鼓樂喧天,彩旗飄揚,百姓夾道歡迎,盛況空前。
楚皇向漢皇道別後,便騎上駿馬,一路疾馳返回蕭關。
途中,楚皇心急如焚地對身旁的龍且說道:“龍愛卿啊!如今三齊地區局勢動盪不安,朕必須緊急調離季布、英布以及項莊這三位大將前去平定亂局。”
龍且聽後,神色凝重地回應道:“陛下,蕭關作為洛陽的重要防線,其戰略意義非同小可。而且,還有漢軍上將軍秦子玉在附近磨刀霍霍,我們實在不能掉以輕心吶!在此情況下,微臣懇請陛下調撥給我二十萬精兵強將,以便更好地守衛邊關。”
楚皇稍作思索,隨即應允道:“好!就依愛卿所言。朕決定增派蕭關守軍至三十萬,並命孟津關駐紮二十萬大軍。此外,司馬欣也將聽從你的指揮排程,務必確保漢軍無法向東進軍半步。”
龍且聞言喜出望外,信心滿滿地笑道:“承蒙陛下信任與重託,此次微臣定當全力以赴,不負聖恩,圓滿完成任務!”
楚皇率領大軍班師回朝後,再次親自出徵攻打齊國地區。
齊王田榮無法抵擋住楚國軍隊強大的攻勢,於是派遣使者前往滎陽城向漢軍求援。
劉邦聞訊後,趕忙召見張良詢問對策。
張良沉思片刻後答道:“當初楚漢雙方曾達成過協議,此時不宜輕易發動戰爭。依我之見,可以召集諸位將領,命令其中一部人馬以私人名義加入齊國軍隊,協助他們抵禦楚軍的進攻。這樣既能避免直接與楚軍衝突,又可以起到一定的牽制作用。”
劉邦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便立刻召集大臣們商議此事。然而眾將都不太願意冒險深入楚國腹地作戰,只有彭越似乎有些心動。
劉邦看著眼前的局勢,眼神犀利如鷹,他直接指向站在一旁的彭越,大聲問道:“彭愛卿啊,如果朕派你前往支援齊國,你覺得需要帶多少兵馬才夠呢?”
彭越沒有絲毫猶豫,昂首挺胸地回答道:“陛下,臣只需要一萬精銳之師即可!”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充滿著自信和決心。
劉邦聽後心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