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襲輕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1章 蕭何建議收張氏,子房宛城說沛公,帝:山河少年行,一襲輕衣,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進入宛城後不久,張良便毫不猶豫地下達指令:讓所有張氏家族士兵退出軍隊編制!

緊接著,他毅然決然地將那浩浩蕩蕩的十萬雄師歸入沛公麾下。

面對這一舉動,沛公驚愕不已,連連推辭,但張良態度堅決、毫不動搖。

自此以後,張氏族兵徹底脫離軍事領域,全心全意致力於守護家族安寧。

沛公深深領悟到了張良的赤誠之心,並下定決心要將其視為自己最信賴之人委以重任。

隨著大軍不斷向西挺進,沛公索性任命樊噲擔任徵西將軍,張良則出任參軍,蕭何獲封大司馬,曹參被冊封為右司馬,而曹無傷則榮膺左司馬之職。

樊噲雖然生性粗魯豪放,但對足智多謀的張良卻是敬畏有加,絲毫不敢怠慢。

此後,張良憑藉著所精通的《太公兵法》全力整肅三軍軍紀,精心構建起一套完備且高效的指揮體系。

在他的運籌帷幄之下,軍隊面貌煥然一新,士氣高昂如長虹貫日。

張良深知要想獲得沛公的支援並非易事,但他早已精心準備好了一番言辭。

正當他滿懷信心地向沛公闡述自己的計劃時,沛公卻毫不客氣地打斷了他:“後勤方面的事務你去找蕭何商量,戰場上的事情你可以與樊噲商議。至於其他那些雜七雜八的玩意兒,你就不必拿來煩擾我了,即便講給我聽,我也是一竅不通啊!實不相瞞,外行人若是妄圖對行家指手畫腳,最終只會落得個滿盤皆輸、共同毀滅的下場。”

面對沛公如此直白的回應,張良並未氣餒,反而勸解道:“沛公啊,您這番話可就有些偏頗了。作為主公,擁有乾綱獨斷的決策權乃是理所當然之事。”

然而,沛公只是冷冷一笑,反駁道:“少來這套!我不過是曾經掌管過區區十里之地罷了,如今要讓我去統領一個國家,豈不是趕鴨子上架?世人皆知,論勇猛善戰、衝鋒陷陣以及攻城略地之能,我遠不及樊噲;而談及治理地方、招兵買馬以及籌集糧草等事務,則蕭何更為擅長;至於出謀劃策、構建體制框架等方面,若無你張良出馬更是萬萬不可。”

儘管沛公表面上似乎對政務並不上心,但實際上他並未過多幹預張良的工作,甚至表現出了極大的支援力度。

當樊噲和蕭何得知這個情況後,他們毫不猶豫地投入到與張良並肩作戰之中。

沛公則放心地將一切事務交由他們打理,做起了悠閒自在的甩手掌櫃。

面對這種局面,張良三人心情複雜。一方面,他們感到欣喜若狂,因為終於能夠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和智慧;另一方面,卻又心生惶恐不安,畢竟要獨自承擔所有決策帶來的風險責任。

沛公注意到張良面色蒼白,便故意裝出輕鬆的樣子安慰道:“子房啊,你不必給自己太大壓力。倘若最終事與願違,大不了你們這些人另尋明主。而我作為主公,唯有一死而已。連我都不懼怕失敗,你又何必如此顧慮重重、瞻前顧後呢?放手一搏吧!即便天真的塌下來,還有我在此支撐著呢。”

這段話展現了沛公對張良等人的信任和支援,同時也透露出他豁達樂觀的性格特點以及義薄雲天的氣概。

張良很感動,鄭重其事的說道:“沛公放心,臣若是一息尚存,咱們就垮不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書道仙緣

秋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