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紋花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節,模範快穿手冊,條紋花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坐於溼潤的蒲團之上,看著天空中出現的霞光,吶吶問:“那是……?”
了緣也看著這道美麗、貫穿了整個洛陽上空的霞光。
戒嗔回答了她的疑惑:“大雨驟停、金龍飛天帶霞,照亮了整個洛陽城。這是帝星初顯的徵兆----您就是帝星。”
紀菀:“……”
我讀書少你別騙我。
紀菀這時候是冷靜的,可是白馬寺短時間聚集而來的‘高層’都熱切的看著她,彷彿她是乾旱地裡的及時雨,是馬上要餓死的乞討者的滿漢全席。
這種狂熱,紀菀從未在人生之中見識過。
戒嗔‘噗通’在她面前跪下去了,雙中滿含熱切:“貧僧為您送女施主一程。”
因為莫名的原因,紀菀沒有任何動作,就得到了佛門的效忠,麾下總算多了可用之人。這些心懷信仰的人啊,將是身後最堅實的壁壘,然而也因為信仰,他們是最急切的人。
從今往後,紀菀要嘛大步向前走,要嘛被推著向前走,再無回頭之路了。
這場由戒嗔組織的法事,足足做了七七四十九天。初時,參與這場法事的都是洛陽的高僧,他們似乎是自發而來,問其不說緣由,尋一蒲團,自顧自唸經。發展到後頭,有洛陽之外,遠道而來的高僧無蒲團可用,就在白馬寺外念席地而坐,念地藏經。
這一場盛事引得洛陽百姓口口相傳,全不解其原有,而和尚、道士因千百年的傳承,總剩餘了一兩分神秘色彩,所以民間猜測就越來越神異。到後來甚至給顧氏按了個神女的名頭,說她是下凡來保佑洛陽百姓的,如今歸天去了,引得凡間和尚爭相送最後一程。
洛陽太守紀泉頓時名聲大噪,而受益最多的便是紀菀,她就這樣在短短的時間之內成為了神女的子嗣,籠罩了神秘的色彩。
等事態稍加平息,紀泉遣人來接紀菀回太守府。
除了要整理顧氏的嫁妝之外,最重要的便是帶哪些人離去。同時,紀菀亦在發愁另三位先生的安置,沒想到教授她武學的先生會這時候來找她。
她這位武學先生叫做文娘,是個曾上戰場領兵廝殺的女子。
第一次相見,是紀菀十一歲那一年。文娘將小女郎帶到自己居住的堂屋之內,這堂屋內擺放著整整齊齊的靈位,最前面的寫著‘兄-莫水承靈位、嫂-虞氏靈位’,還有兩個略小的靈位,似是給小童的。
文娘先磕頭,然後起身對紀菀說:“我出身為義陽金氏,是依附朝廷的中宗小派,現除我之外已經沒有傳人,那點外家招式,你學了也就學了,但我這真正厲害是家兄所託付之‘莫氏家學’,是多代莫家人領兵之依仗。我既答應了顧先生傾囊相授,還請女公子先拜過我兄長,磕三個響頭,給家兄敬了拜師茶。這禮才能成!”
---我這些先生的性格,真是個個都獨具特色呀!紀菀若真要是個十歲嬌養的無知女童,不曉得上面供奉的是誰,會肯拜?
儘管幾位先生性格都很怪異,但紀菀也知道,用了諸多人情,傾盡顧氏之力相請,這些幾位先生都是有大才能的。
牌位上莫水承若真是那位莫大將軍,她有什麼跪不得的。
紀菀跪下來,恭恭敬敬磕了響頭:“請先生教我!”
文娘目光怪異:“你倒是乾脆利落。”
紀菀直言道:“將軍大義,人人都是跪得的。”
這排位上的人,若只叫莫水承有可能是同名。可妻子是虞氏,只怕就只能是前兩年因被誣陷通敵賣國而失去行蹤的莫大將軍了。
這一位一生憂國憂民,上平匈奴,下抑狄族,用鐵與血鑄就了太平盛世……可據小和尚講的那個故事,終究也不得善終。
紀菀的話叫文娘沉默了,她看了紀菀許久,才欣慰的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